太古楼为豫章傅道士题

· 张翥
羽客栖玄紫极宫,楼居三景自玲珑。 游云宛在洪荒世,探道元居恍惚中。 窗白夜生南浦月,帘高时卷上江风。 如何宴坐忘机者,千劫尘缘一息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羽客:指道士,因其修炼仙术,如羽化登仙。
  • 栖玄:居住在深奥的道观中。
  • 紫极宫:道教的宫观名,象征着高深的道教修行场所。
  • 楼居:居住在楼上。
  • 三景:指日、月、星,这里指楼上的景色。
  • 玲珑:精巧细致,这里形容楼阁的结构精巧。
  • 游云:飘动的云。
  • 洪荒世:指远古时代,混沌未开的状态。
  • 探道:探索道教的深奥道理。
  • 恍惚: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 南浦月:南方的水边升起的月亮。
  • 上江风:江上的风。
  • 宴坐:安坐,静坐。
  • 忘机者:指忘却世俗机巧,心境宁静的人。
  • 千劫尘缘:无数的尘世因缘。
  • 一息空:一瞬间的空灵,指心境的极度宁静。

翻译

道士居住在深奥的紫极宫中,楼阁高耸,景色自是精巧细致。飘动的云仿佛来自远古的洪荒时代,探索道教的深奥道理,却感觉模糊不清。夜晚,南方的水边升起明亮的月光,照亮了窗户;白天,江上的风吹过高高的帘幕。那些静坐忘却世俗机巧的人,他们的尘世因缘在一瞬间变得空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紫极宫中的生活和心境。通过“羽客栖玄”、“楼居三景”等词句,展现了道士超脱尘世的居住环境和精巧的楼阁结构。诗中“游云宛在洪荒世”和“探道元居恍惚中”表达了道士对道教深奥道理的探索和对远古时代的遐想。结尾的“宴坐忘机者,千劫尘缘一息空”则深刻描绘了道士心境的宁静与超脱,体现了道教追求心灵净化和超脱尘世的理想。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向往。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