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至日题

· 张翥
佳节萧然无过宾,馂馀觞豆自相亲。 斗垂西柄半入海,梅发南枝先得春。 平日以文为事业,老来惟酒是精神。 莫论炊熟邯郸未,巳是山翁一欠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至日:冬至。
  • 萧然:冷清,寂静。
  • 馂馀(jùn yú):吃剩的食物。
  • 觞豆:古代的酒器和食器。
  • 斗垂西柄:北斗星的柄指向西方,表示时节已至冬至。
  • 梅发南枝:梅花在南方的枝条上开放,象征春天的到来。
  • 炊熟邯郸未:指时间未到,邯郸是古代计时的地方。
  • 欠伸:打哈欠和伸懒腰,表示舒适和放松。

翻译

冬至佳节,却冷清无人来访,我独自享用着剩下的酒食。北斗星的柄已垂向西方,半入海中,而南方的梅花已经开始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我一生以文学为业,到了老年,只有酒能提神。不必计较时间是否已到,我已经像山中的老翁一样,享受着打哈欠和伸懒腰的舒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日的孤寂与自得其乐。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北斗星的位置和梅花的开放,巧妙地表达了时节的变化和内心的感受。诗中“平日以文为事业,老来惟酒是精神”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和豁达。结尾的“欠伸”形象生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宁静安详的心境。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