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 次韵谢倦翁

班荆倾盖当时事,回头屡更寒暑。倦翼才还,苍颜易得,零落江陵千树。相逢冷署。且莫讶儒冠,解将人误。计我生朝,采笺新调映红炬。 投闲谁道太早,人生行乐耳,何地非旅。绿暗书眸,红生醉脸,聊对檐花细雨。移尊共语。问何日扁舟,嫩荷香处。坐待蟾光,四更犹未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班荆:铺开荆条。
  • 倾盖:指两车相遇,车盖倾斜,表示亲近。
  • 倦翼:疲惫的鸟,比喻疲惫的人。
  • 江陵千树:指江陵的树木,这里可能比喻作者的家乡或故地。
  • 冷署:冷清的官署。
  • 儒冠:指儒生的帽子,代指儒生。
  • 投闲:指放弃官职,过闲适生活。
  • 扁舟:小船。
  • 蟾光:月光。

翻译

当年我们在路上相遇,铺开荆条,车盖倾斜,亲近交谈,转眼间又经历了多次寒暑。疲惫的鸟儿刚刚归巢,苍老的容颜容易显现,江陵的千树也已凋零。在冷清的官署中相逢,请不要惊讶我这儒生的装扮,它有时会误导人。想到我的生日,用采来的笺纸写下新词,映照在红烛光下。

放弃官职,过上闲适生活,谁说太早呢?人生不过是一场行乐,哪里不是旅途。绿色的书页让眼睛感到舒适,红色的醉脸,我们只是对着檐下的花和细雨闲聊。移动酒杯,共同交谈,问何时能乘小船,在嫩荷香气中。坐着等待月光,直到四更天,月亮还未升起。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友情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诗中“班荆倾盖”与“相逢冷署”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后文通过对“投闲”生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张伯淳

伯淳,字师道,杭州崇德人。少善书法,宋末应童子科,□宗命给巨笔大纸写之。伯淳书天字在纸中间以进,诘之,对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宗喜,遂中选。寻举进士,累除太学录。元至元二十三年,用荐者言,授杭州路儒学教授,迁浙东道按察司知事。二十八年,擢福建廉访司知事。岁馀,召至阙下,论事数十条,皆当世急务,辞意剀切,世祖为之动容。命至政事堂,将重用之,固辞。授翰林直学士,谒告归,授庆元路总管府治中。大德四年,即家拜侍讲学士。明年造朝,扈从上都。又明年卒,谥文穆。师道称赵魏公孟頫为内弟,与巴西邓文原同直词林,情义款洽。文原尝谓师道为文,耻尚钩棘,而春容纡馀,铿乎如金石之交奏,然不喜以藻翰自能,殁后无成稿。其子河东宣慰副使采,长孙武康县尹炯,访求遗逸,釐为十卷。蜀郡虞集为序,刊之右塾,时至正六年也。 ► 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