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性之提举静学斋

· 张翥
隐者城南水竹居,萧然一室白生虚。 传声吴会名家后,探道农黄邃古初。 日影上帘晴晒药,露凉侵户夜翻书。 元知静里工夫大,欲乞灵方一起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会:古地名,指吴郡和会稽郡,这里指代吴越地区。
  • 农黄:指古代的农学家和黄老学派,这里泛指古代的学问。
  • 邃古:远古。
  • 灵方:神奇的方术或方法。

翻译

隐士居住在城南的水竹之间,房间简洁,白色墙壁显得空旷。 他是吴越地区的名门之后,深入研究古代农学和黄老学派的学问。 阳光照在帘子上,晴天时晒制药材,夜晚露水凉爽,侵入房间,他便翻阅书籍。 他知道在静谧中的学问功夫非常深厚,希望能得到一些神奇的方法来启发自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学问追求。诗中,“隐者城南水竹居”一句,即勾勒出了隐士居住环境的清幽与远离尘嚣。通过“传声吴会名家后,探道农黄邃古初”,展现了隐士的家世背景及其对古代学问的深入研究。后两句“日影上帘晴晒药,露凉侵户夜翻书”则生动地描绘了隐士日常生活的细节,体现了其淡泊名利、专心学问的生活态度。最后,“元知静里工夫大,欲乞灵方一起予”表达了隐士对静心学问的重视,以及对更高境界学问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和对学问追求的敬仰。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