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偕李钦嗣游吴公弓台至雷塘蜀井

· 张翥
路绝平沙过,新塘水半乾。 龙归雷雨恶,鹘没海天宽。 县帜春醅熟,行厨野祭寒。 此生无倚泊,随处得盘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xié):与,同。
  • :游览。
  • 吴公弓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雷塘蜀井:地名,雷塘和蜀井可能是两个地方。
  • 路绝:道路断绝。
  • 平沙:平坦的沙地。
  • 新塘:新开挖的池塘。
  • 水半乾(gān):水半干,指池塘水位不高。
  • 龙归:指龙归大海,比喻大雨过后。
  • 雷雨恶:雷雨凶猛。
  • 鹘没(hú mò):鹘鸟飞入云中看不见,比喻天空辽阔。
  • 海天宽:海阔天空,形容空间广阔。
  • 县帜(xiàn zhì):悬挂的旗帜,可能指酒家的标志。
  • 春醅(pēi):新酿的酒。
  • :成熟,这里指酒酿好了。
  • 行厨:随行的厨房,指野外的烹饪。
  • 野祭:在野外进行的祭祀活动。
  • :寒冷,这里可能指祭祀时的气氛或环境。
  • 此生:这一生。
  • 无倚泊(yǐ bó):没有固定的居所或依靠。
  • 随处:无论在哪里。
  • 得盘桓(pán huán):得以逗留,徘徊。

翻译

道路断绝,我们穿过平坦的沙地,来到新开挖的池塘边,池水半干。龙归大海,雷雨凶猛,鹘鸟飞入云中,海阔天空。酒家的旗帜高高挂起,新酿的春酒已经成熟,我们在野外进行祭祀,虽然环境寒冷。这一生我没有固定的居所,无论在哪里都能逗留徘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游历荒凉之地的景象,通过“路绝平沙”、“新塘水半乾”等意象,传达出一种荒凉与孤寂的氛围。诗中“龙归雷雨恶,鹘没海天宽”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壮阔与凶险并存的景象。后两句“此生无倚泊,随处得盘桓”则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元代士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