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 张野
钓台千尺,问谁曾占断,一江新绿。试拜先生眉宇看,何地可容荣辱。遥想当年,故人邂逅,以足加其腹。书生常事,可怜惊骇流俗。 应恨惹起虚名,平生正坐,误识刘文叔。笑杀君房痴到底,燕雀焉知鸿鹄。万叠云山,一丝烟雨,比得三公禄。高风千古,冷香聊荐秋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钓台:指钓鱼台,这里比喻隐居之地。
  • 千尺:形容钓台之高。
  • 新绿:春天新长出的嫩绿植物。
  • 眉宇:指人的面容,这里特指表情。
  • 荣辱:荣耀与耻辱。
  • 邂逅:偶然相遇。
  • 加其腹:指亲密无间的行为,这里表示关系亲近。
  • 书生:指读书人,这里特指作者自己。
  • 流俗:指世俗的眼光和看法。
  • 虚名:空有的名声,没有实际意义的名声。
  • 正坐:正直地坐着,这里指正直地生活。
  • 刘文叔:即刘秀,东汉开国皇帝,这里指误识了不该认识的人。
  • 君房:指普通人的居所。
  • 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 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的人。
  • 三公禄:指高官的俸禄,这里比喻世俗的富贵。
  • 高风:高尚的风范。
  • 冷香:指秋菊的香气。
  • 聊荐:姑且献上。

翻译

站在高达千尺的钓台上,我想知道谁曾独占这片新绿的江景。我试着从先生的面容中寻找,哪里可以容得下世间的荣辱。遥想当年,与故人偶然相遇,亲密无间到可以将脚放在对方的肚子上。这只是书生间常有的行为,却可怜地惊骇了世俗之人。

应该恨那些虚名,一生正直地生活,却误识了不该认识的人,如刘文叔。笑那些君房里的人痴迷到底,他们怎能理解有远大志向的人。万重云山,一丝烟雨,这些自然美景比得上三公的高官俸禄。高尚的风范千古流传,我姑且献上秋菊的冷香,以表达敬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钓台、新绿等意象,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隐士形象。词中“钓台千尺”与“一江新绿”形成对比,突出了隐士的高洁与自然的清新。通过对“荣辱”、“流俗”的否定,以及对“虚名”、“刘文叔”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世俗名利的淡漠和对真正价值的追求。最后以“高风千古”和“冷香聊荐秋菊”作结,既赞美了隐士的高尚品质,也寄托了作者对清高生活的向往。

张野

元邯郸人,字野夫。官翰林修撰。诗词清丽。有《古山集》。 ► 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