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促促辞
促促何促促,丈夫生儿美如玉。长城游荡不思归,令我只身守空屋。
不愿汝学班定远,不愿汝学马相如。定远生不入玉关,相如死不还成都。
但如塞翁父子长相保,得马失马何足道。又如庞公携家隐鹿门,遗安遗危俱不论。
贵而衣貂不如贫而缊枲,离而食肉不如聚而饮水。
身虽促促心得宽,为汝白头屋中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促促:急促,匆忙。
- 游荡:漫无目的地闲逛。
- 班定远:班超,东汉名将,曾出使西域,封定远侯。
- 马相如:司马相如,西汉著名文学家,以《子虚赋》、《上林赋》等著称。
- 玉关:指玉门关,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 塞翁:出自《淮南子》中的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庞公:指庞德公,东汉末年隐士,与诸葛亮、司马徽等有交往。
- 鹿门:山名,庞德公隐居之地。
- 缊枲:指粗布衣服。
- 遗安遗危:指不管安危,不计较得失。
- 衣貂:穿貂皮衣服,指富贵。
- 食肉:指享受富贵。
- 心得宽:心境宽广。
翻译
急促啊急促,丈夫生下的儿子美如玉。在长城游荡不思归,让我独自守着空屋。 不希望你学班超,也不希望你学司马相如。班超活着不进玉门关,司马相如死后不回成都。 只要像塞翁父子那样长相保,得马失马又何足挂齿。又像庞德公带着家人隐居鹿门山,不管遗留下的是安是危。 富贵穿着貂皮不如贫穷穿着粗布衣,分离享受肉食不如团聚喝清水。 身体虽然急促但心境宽广,为了你,我愿意白头到老守在这屋中死去。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庭和亲情的珍视。诗中,“丈夫生儿美如玉”展现了作者对儿子的骄傲和期望,而“长城游荡不思归”则透露出对儿子远游的担忧。作者不希望儿子追求功名,而是希望他能像塞翁和庞德公那样,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论得失,享受家庭的温暖。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为了儿子守在家中,直至老去的决心,体现了深厚的父爱和对家庭的执着。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
张翥的其他作品
- 《 洞仙歌 · 辛巳岁燕城初度 》 —— [ 元 ] 张翥
- 《 感兴 》 —— [ 元 ] 张翥
- 《 乐平刘复初隐居四咏耕田 》 —— [ 元 ] 张翥
- 《 闻云海宽宝林同二师寂音悼之 》 —— [ 元 ] 张翥
- 《 水龙吟 · 广陵送客,次郑兰玉赋蓼花韵 》 —— [ 元 ] 张翥
- 《 喜迁莺 · 琼花 》 —— [ 元 ] 张翥
- 《 送泐季潭游天台并送渊侍者归天台二首 》 —— [ 元 ] 张翥
- 《 破阵子 · 七夕戏咏 》 —— [ 元 ] 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