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高尚书青山白云图

仙人中有琅玕树,吐作千峰落毫素。峰上苍苍一尺天,峰下云行亦无数。 因忆曾为天帝客,家在白云深处住。白云随龙飞出山,我亦攀龙蹑云路。 青山笑人不早归,大笑龙为云所误。 变化无定端,飞扬为谁故。试问古共工,何劳不周怒。 飘飘巢止翁,肯受风尘污。安得两齿屐,载我逍遥步。 醉卧青山看白云,莫嗔老子来迟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琅玕(láng gān):传说中的仙树,果实为珠玉。
  • 毫素:指笔和纸,这里比喻绘画。
  • 不周:古代神话中的山名,共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崩地裂。
  • 止翁:指隐士。
  • (jī):木底鞋。
  • 逍遥步:自由自在的行走。
  • (chēn):生气,责怪。

翻译

画中仙境有一棵琅玕树,它化作千峰落入画纸。峰顶之上,天空苍苍,只有一尺宽;峰下,云雾缭绕,数不胜数。

我回忆起曾作为天帝的客人,家就住在那白云深处。白云随龙飞出山,我也曾攀龙而上,踏上云路。

青山嘲笑我不早归,大笑着说龙被云所误。

变化无常,飞扬又是为了什么?试问古代的共工,为何要怒触不周山?

飘飘然的隐士,怎肯受风尘的污染。我多么希望能有两只木屐,载着我自由自在地行走。

醉卧青山,仰望白云,不要责怪我这个迟暮的老子。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仙境中的琅玕树和青山白云,展现了一幅超脱尘世的画卷。诗人回忆自己曾是天帝的客人,家在白云深处,表达了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诗中“青山笑人不早归”一句,以拟人手法赋予青山情感,增添了诗意。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渴望,醉卧青山,仰望白云,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无限向往。

张天英

元温州永嘉人,字羲上,一字楠渠,号石渠居士。酷志读书,穿贯经史。征为国子助教。性刚严,不好趋谒,再调不就。工诗,尤善古乐府。有《石渠居士集》。 ► 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