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友斋十歌

我闻瞿昙四十九年,说法无一法,其如阿难总持成百夹。 鸠摩莲花舌本生,玄奘舍利毫尖发。白马东来象教崇,青牛西去微言空。 成都玉局授书后,渐与金仙相对雄。光庭灵素不须病,雅有片言为破诤。 但令世幻一切捐,法宝玄珠炯双映。归去来,何快哉,两藏恰面湖山开。 我不能一麻一米骨作柴,亦不能啖硫黄钟乳十二钗。 顾家阿瑛竖子尔,亦解僧帽道人鞋。光明藏中大自在,有骨不借青山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瞿昙(qú tán):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姓氏,这里指代释迦牟尼。
  • 阿难(ā nán):释迦牟尼的弟子,记忆力极强,被称为“总持”。
  • 总持:佛教术语,指阿难能够记住佛陀的所有教诲。
  • 鸠摩:指鸠摩罗什,著名的佛教翻译家。
  • 莲花舌本生:比喻鸠摩罗什的辩才无碍,如同莲花般清净。
  • 玄奘(xuán zàng):唐代著名的高僧,曾赴印度取经。
  • 舍利:佛教中指佛陀或高僧的遗骨。
  • 白马东来:指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
  • 象教:指佛教。
  • 青牛西去:指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象征道教的传播。
  • 微言:指道教的经典和教义。
  • 成都玉局:指道教的圣地。
  • 金仙:道教中对高道或神仙的尊称。
  • 光庭:指道教的场所。
  • 灵素:道教术语,指修炼成仙的方法。
  • 破诤:解决争论。
  • 世幻:指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 法宝:佛教中指重要的教义或物品。
  • 玄珠:道教中指修炼成仙的秘诀。
  • 两藏:指佛教和道教的经典。
  • 一麻一米:比喻极少的食物。
  • (dàn):吃。
  • 硫黄钟乳:指道教中炼丹用的材料。
  • 十二钗:指道教中的某种修炼方法。
  • 阿瑛:人名,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同道。
  • 竖子:小子,对年轻人的称呼。
  • 僧帽道人鞋:指佛教和道教的服饰。
  • 光明藏:佛教中指佛的智慧。
  • 有骨不借青山埋:比喻即使死后,也不需要借助自然环境来安葬。

翻译

我听说释迦牟尼四十九年说法,没有一法是固定的,但他的弟子阿难却能记住所有的教诲,形成百夹。鸠摩罗什的辩才如同莲花般清净,玄奘的智慧如同舍利般珍贵。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道教也从中国向西方传播。成都有道教的圣地,佛教和道教在这里相对峙。光庭和灵素不需要争论,只需用几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只要世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佛教和道教的宝贵教义就会相互辉映。回去吧,多么快乐,佛教和道教的经典正好面对着湖山展开。我不能只吃一麻一米,也不能吃硫黄和钟乳来修炼。看那阿瑛小子,也懂得佛教和道教的服饰。在佛的智慧中,我感到非常自在,即使死后,也不需要借助青山来安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和道教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两种宗教的理解和尊重。诗中,作者通过对释迦牟尼、阿难、鸠摩罗什、玄奘等佛教人物的提及,以及对道教的圣地和修炼方法的描述,表达了对佛教和道教教义的深刻认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对死后世界的豁达看法。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