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吴舍人题匈奴出猎图
注释
- 单于(chán yú):古代匈奴的君主称号。
- 白草黄云:形容边塞荒凉的景象。
- 骨悚(gǔ sǒng):形容恐惧。
- 溟渤(míng bó):指大海。
- 霜垄(shuāng lǒng):覆盖着霜的田埂。
- 饮龁(yǐn hé):饮水和吃草。
- 嘶鸣(sī míng):马的叫声。
- 蹴踏(cù tà):踩踏。
- 祁连(qí lián):山名,位于今甘肃省。
- 魋结(tuí jié):形容头发散乱。
- 画纛(huà dào):古代军中大旗。
- 摩双熊(mó shuāng xióng):与两只熊搏斗,形容勇猛。
- 乌号弓(wū hào gōng):古代名弓。
- 脱韝(tuō gōu):脱去臂套,指放鹰。
- 撇捩(piě liè):迅速转动。
- 羊角(yáng jiǎo):旋风。
- 白羽(bái yǔ):箭。
- 红尘(hóng chén):尘土。
- 头鹅(tóu é):猎物中的鹅。
- 臂鹰(bì yīng):手臂上架着鹰。
- 百鸟骨折(bǎi niǎo gǔ zhé):形容猎物众多。
- 高旻(gāo mín):高天。
- 卢鹊(lú què):猎犬。
- 秋隼(qiū sǔn):秋天的猎鹰。
- 东郭(dōng guō):指东郭先生,传说中的狡猾人物。
- 黯䨴(àn dù):昏暗。
- 肩稍袒割(jiān shāo tǎn gē):形容猎物被宰杀。
- 櫜声(gāo shēng):箭袋的声音。
- 犀比(xī bǐ):犀牛角制的装饰品。
- 阏氏(yān zhī):匈奴王后的称号。
- 大卤(dà lǔ):大沙漠。
- 欃枪(chán qiāng):彗星。
- 甘泉(gān quán):地名,在今陕西省。
- 扬雄(yáng xióng):西汉文学家。
- 草玄(cǎo xuán):指扬雄的著作《太玄》。
- 呼韩(hū hán):匈奴的别称。
- 款塞(kuǎn sāi):叩关。
翻译
谁为舍人画了这幅图,高堂之上日落秋意浓烈。细看之下,原来是描绘单于出猎,边塞的白草黄云让人心生恐惧。马匹如同游龙在大海中嬉戏,人则像饥饿的乌鸦在霜冻的田埂上。不论众马姿态如何雄壮,它们饮水吃草虽不同,但都怀有同样的骄心。马嘶鸣着,仿佛要追逐青海的日落,踩踏着,激起祁连山的风。头发散乱的健儿挥鞭,中间的军旗与双熊搏斗。一箭飞出,传令开始,弓弦响如霹雳。苍鹰脱去臂套,神采奕奕,迅速转动,如同旋风中的车轮。远处的流星渐渐不可辨,箭矢散落,尘土飞扬。小奴骑马呼喊,夺取头鹅,任由众人责备。手臂上架着鹰,目光锐利,绝叫声中,猎物如百鸟骨折,颠倒高天。草中的狐兔难以安眠,猎犬不甘落后于秋天的猎鹰。一线光芒初现,穿越千林,心情愈发紧张。难道没有狡猾如东郭先生的人物,但年老力衰,气力已尽。悲哀的灵魂在荒烟中黯淡,猎物被宰杀,场面过于激烈。箭袋声响,万马收敛,群奴笑立在帐篷前。黄金犀牛角制的装饰品作为上功的奖赏,妻子和孩子们改色欢笑。此时单于醉意朦胧,极目远望,飞禽走兽已不见踪影。鹍弦教导叱拨调,酡酥被列捧在阏氏手中。天留大沙漠任长驱,不要让彗星侵犯南斗。汉家天子在甘泉狩猎,白发苍苍的扬雄已不再著书。烦请好手绘制王会图,正是呼韩款塞之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匈奴单于出猎的壮观场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边塞的荒凉、马匹的雄壮、猎人的勇猛以及猎物的众多。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夸张手法,如将马比作游龙,将猎人比作饥饿的乌鸦,将猎物的众多比作百鸟骨折,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对猎人勇猛精神的赞美。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激昂,展现了明代边塞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