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阙

高皇提一剑,力抉乾坤翳。 圣武振八荒,荣名迈五帝。 时维中山王,独任心腑寄。 坐连百万兵,手挈中原地。 才宏识更远,功大心转细。 两都对珥貂,茅土垂世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皇: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 提一剑:比喻朱元璋起兵反抗元朝统治。
  • 力抉乾坤翳:形容朱元璋力挽狂澜,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 圣武:指朱元璋的英明和武功。
  • 八荒:指四面八方边远地区,泛指天下。
  • 荣名迈五帝:指朱元璋的声名超过了古代的五帝。
  • 中山王:指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因功封为中山王。
  • 独任心腑寄:形容徐达深受朱元璋信任,被委以重任。
  • 坐连百万兵:形容徐达统帅大军。
  • 手挈中原地:比喻徐达亲手平定了中原地区。
  • 两都:指明朝初期的南京和北京。
  • 对珥貂:指高官显贵,珥貂是古代高官的冠饰。
  • 茅土:指封地,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包土授予,象征封地。

翻译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手持一剑,力挽狂澜,拯救了国家。他的英明和武功震动了天下,声名远超过了古代的五帝。当时的中山王徐达,深受朱元璋的信任,被委以重任。他统帅百万大军,亲手平定了中原地区。徐达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见识深远,功绩虽大,心思却更加细腻。在南京和北京,他都是高官显贵,封地世代相传。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他的功臣徐达的伟大功绩。通过“提一剑”、“力抉乾坤翳”等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朱元璋的英雄气概和救国壮举。同时,通过对徐达“独任心腑寄”、“坐连百万兵”等描述,体现了徐达的军事才能和深受信任的地位。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