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子五十寿言

昔在世皇,肃外台纲。 谁其荩臣,乃有二张。 等彼二荀,叔慈慈明。 慈明内润,智以仁藏。 积厚而钟,伯子发祥。 惟我伯子,隽声英英。 立破万卷,躏百氏场。 吐为艺文,陆离洗洋。 中权所指,锋孰敢当。 薄游贤关,如锥处囊。 天吝抟扶,畴适雄飞。 敛尔壮心,杜尔德机。 不顺以施,日胜而肥。 怀珠川媚,蕴玉山辉。 君曰宁尔,容彭所希。 黄金为饵,同类为妃。 骖虬御鸾,翱翔九围。 人有恒言,五十知非。 君知其非,大雄是皈。 离照中天,万磷息辉。 谁缚谁解,何顺何违。 六辔在御,惟汝指麾。 不慕独觉,宁希小乘。 不贪转轮,何况小荣。 着为微言,撇捩纵横。 荡乎漆园,又似净名。 其子和之,玉振金声。 独立须弥,俯挹太清。 怒马脂车,如袭百蝇。 封人之祝,如一蝇鸣。 我有半偈,乃驻君听。 四十九年,无法可称。 杜口毗邪,息心化城。 大家团栾,共证无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世皇:指当时的皇帝。
  • 外台纲:指朝廷以外的法律和规章。
  • 荩臣:忠诚的臣子。
  • 二张:指两位姓张的忠诚臣子。
  • 二荀:指两位姓荀的贤人。
  • 叔慈慈明:指慈爱而明智。
  • 内润:内心丰富。
  • 智以仁藏:智慧隐藏在仁爱之中。
  • 积厚而钟:积累深厚,如同钟声。
  • 伯子:指张伯子。
  • 隽声英英:名声卓越。
  • 躏百氏场:超越百家之学。
  • 陆离洗洋:形容文章华丽多彩。
  • 中权所指:中心思想所指向。
  • 薄游贤关:游历贤人聚集之地。
  • 天吝抟扶:天意吝啬,不给予扶持。
  • 畴适雄飞:谁能适合高飞。
  • 杜尔德机:堵塞自己的机会。
  • 日胜而肥:日益成功而富裕。
  • 怀珠川媚:怀抱珍珠,河流显得妩媚。
  • 蕴玉山辉:蕴藏玉石,山峦显得光辉。
  • 容彭所希:容貌和彭祖一样令人羡慕。
  • 黄金为饵:以黄金为诱饵。
  • 骖虬御鸾:驾驭龙和凤凰。
  • 翱翔九围:在九天之上翱翔。
  • 五十知非:五十岁时知道自己的不足。
  • 大雄是皈:皈依伟大的英雄。
  • 离照中天:离开中天的光明。
  • 万磷息辉:无数的星光停止闪耀。
  • 六辔在御:六匹马的缰绳在掌握之中。
  • 不慕独觉:不羡慕独自觉悟。
  • 宁希小乘:宁愿希望小乘佛教。
  • 不贪转轮:不贪图轮回。
  • 何况小荣:更不用说小小的荣耀。
  • 着为微言:写下微妙的言辞。
  • 撇捩纵横:自由自在地纵横。
  • 荡乎漆园:在漆园中自由游荡。
  • 又似净名:又像是清净的名字。
  • 其子和之:他的儿子跟随他。
  • 玉振金声:玉石振动,金声响起。
  • 独立须弥:独自站立在须弥山上。
  • 俯挹太清:俯视清澈的天空。
  • 怒马脂车:愤怒的马匹拉着装饰华丽的车。
  • 如袭百蝇:就像驱赶百只苍蝇。
  • 封人之祝:封人的祝福。
  • 如一蝇鸣:就像一只苍蝇的鸣叫。
  • 我有半偈:我有半句偈语。
  • 四十九年:指佛教中的四十九天。
  • 无法可称:没有法门可以称赞。
  • 杜口毗邪:闭口不言邪恶之事。
  • 息心化城:心静如化城。
  • 大家团栾:大家团结一致。
  • 共证无生:共同证明无生之理。

翻译

在明朝的皇帝统治下,朝廷外的法律和规章被严肃对待。忠诚的臣子中,有两位姓张的,他们的忠诚和智慧如同古代的二荀,慈爱而明智。他们的智慧隐藏在仁爱之中,积累深厚如同钟声,预示着张伯子的吉祥。张伯子名声卓越,学识渊博,超越百家之学,他的文章华丽多彩,中心思想所指向,无人能挡。他游历贤人聚集之地,但天意似乎吝啬,不给予他扶持,他收敛壮志,堵塞自己的机会,以胜过他人而富裕。他怀抱珍珠,河流显得妩媚,蕴藏玉石,山峦显得光辉。他说自己宁愿希望小乘佛教,不羡慕独自觉悟,不贪图轮回,更不用说小小的荣耀。他写下微妙的言辞,自由自在地纵横,在漆园中自由游荡,又像是清净的名字。他的儿子跟随他,玉石振动,金声响起。他独自站立在须弥山上,俯视清澈的天空。他愤怒的马匹拉着装饰华丽的车,就像驱赶百只苍蝇。封人的祝福,就像一只苍蝇的鸣叫。我有半句偈语,可以让你停下聆听。四十九年来,没有法门可以称赞。闭口不言邪恶之事,心静如化城。大家团结一致,共同证明无生之理。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张伯子的学识、智慧和品德,通过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描绘了他的卓越和超凡脱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佛教术语,展现了张伯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追求。整体上,诗歌语言华丽,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张伯子高尚品质的崇敬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