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冲寒:冒着寒冷。
- 裹头:包头,这里指用布或衣物包住头部以保暖。
- 剥啄:敲门声,这里比喻催促。
- 征诗:征集诗歌。
- 征税:征收税款。
- 责文:要求写文章。
- 责进:催促进贡。
- 焚笔研:烧掉笔和砚台,意指放弃写作。
- 采薇菌:采集野菜和蘑菇,指隐居生活。
- 悭心:吝啬的心。
- 名根:对名声的执着。
翻译
冒着严寒裹着头出门,敲门声为何如此急促。征集诗歌比征税还要紧迫,要求写文章如同催促进贡。我的才华已经枯竭,思绪也已耗尽,拒绝写作实在不忍心。为何不烧掉笔和砚台,去深山中采集野菜和蘑菇。吝啬的心早已不存在,但对名声的执着或许难以完全消尽。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岁末寒冬中,面对外界对诗歌和文章的迫切需求时的无奈与挣扎。诗中“冲寒裹头出”描绘了严寒的天气,而“剥啄何太紧”则生动地表现了外界的催促。后文通过“征诗胜征税”和“责文如责进”的比喻,强调了作者所承受的压力。在“才枯思复竭”的困境中,作者产生了放弃写作、隐居山林的念头,但“名根或难尽”又透露出对名声的难以割舍。整首诗情感真挚,反映了文人面对现实压力时的复杂心理。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亡弟大事皆赖曹氏甥子念今来视我金陵无何告别垂泣送之 》 —— [ 明 ] 王世贞
- 《 自安州改陆泛小艇趋保定即事五首 》 —— [ 明 ] 王世贞
- 《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 —— [ 明 ] 王世贞
- 《 史叔载有见怀之什及贻所著二咏编有答 》 —— [ 明 ] 王世贞
- 《 画眉序 》 —— [ 明 ] 王世贞
- 《 醉歌赠明卿 》 —— [ 明 ] 王世贞
- 《 七夕病中 》 —— [ 明 ] 王世贞
- 《 十六夜泊彭城与张给事廷槐月下小饮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