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离薋园小山
昔余陟参山,秦楚宽自坼。
大小七十峰,峰峰插空碧。
纷来眩目境,独往疲足力。
及乎泛洞庭,黏天四无壁。
日月涵两丸,鱼龙荡九罭。
如何举武间,亦具仁智德。
泠然一蹄涔,缘以数拳石。
窈窕若径庭,沿洄似无极。
步步苔误綦,时时蔓钩帻。
山矾作古树,瓦松仅盈尺。
不任祖龙鞭,宁堪巨灵擘。
被以涧岭名,居然无惭色。
勿归壶公袖,为我媚几席。
昔觏何足奇,天地有时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陟 (zhì):登高。
- 参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秦楚:指秦地和楚地,古代中国的两个地区。
- 坼 (chè):裂开。
- 插空碧: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碧空如洗。
- 眩目境: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
- 疲足力:使脚力疲惫。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
- 涵 (hán):包含。
- 两丸:指日月。
- 荡 (dàng):摇动。
- 九罭 (yù):古代的一种大网,这里比喻洞庭湖的广阔。
- 举武:指行动或行走。
- 仁智德:指山的仁爱和智慧之美德。
- 泠然 (líng rán):清凉的样子。
- 一蹄涔 (cén):形容水坑很小。
- 缘以:沿着。
- 数拳石:几块像拳头大小的石头。
- 窈窕 (yǎo tiǎo):幽深曲折。
- 径庭:比喻差别很大。
- 沿洄 (huí):沿着曲折的水流。
- 綦 (qí):鞋带。
- 蔓钩帻 (zé):蔓生的植物钩住了头巾。
- 山矾 (fán):一种植物。
- 瓦松:屋顶上的松树。
- 不任:不堪。
- 祖龙鞭:传说中神仙的鞭子。
- 巨灵擘 (bāi):传说中巨人的手。
- 涧岭:山涧和山岭。
- 惭色:羞愧的表情。
- 壶公袖:传说中神仙的袖子。
- 媚几席:使几案和席子显得美丽。
翻译
昔日我登上参山,秦楚之地宽广自裂。大小七十座山峰,每一座都高耸入云。纷至沓来的景象令人眼花缭乱,独自前往则使脚力疲惫。至于泛舟洞庭湖,湖面广阔无边,日月似乎包含其中,鱼龙在其中摇动着大网。如何在这样广阔的天地间,也具备了山的仁爱和智慧之美德。清凉的小水坑,沿着几块小石头。幽深曲折如同两个世界,沿着曲折的水流似乎没有尽头。每一步都可能被苔藓误绊鞋带,时而蔓生的植物钩住头巾。山矾作为古树,屋顶上的松树仅有一尺高。不堪承受神仙的鞭子,也难以承受巨人的手。被赋予山涧和山岭的名字,居然没有羞愧的表情。不要归入神仙的袖子,为我使几案和席子显得美丽。昔日的景象何足为奇,天地有时也会显得狭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登高远眺的壮阔景象,通过对参山、洞庭湖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宏伟与神秘。诗中“大小七十峰,峰峰插空碧”等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峰的高耸与壮观,而“日月涵两丸,鱼龙荡九罭”则进一步以洞庭湖的广阔来象征天地的无限。后文通过对小山景色的细腻描写,如“泠然一蹄涔,缘以数拳石”等,展现了即使在狭小的空间中,也能发现自然的美与奥妙。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与细腻情感。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贞的其他作品
- 《 乡居晏起 》 —— [ 明 ] 王世贞
- 《 送肖甫司马于清洋江口 》 —— [ 明 ] 王世贞
- 《 漫兴八首 》 —— [ 明 ] 王世贞
- 《 子与病后见贻新诗六章次答 》 —— [ 明 ] 王世贞
- 《 后九日重与应李诸君水头放舟 》 —— [ 明 ] 王世贞
- 《 闻仲慧治制科业于尊生斋嘲之 》 —— [ 明 ] 王世贞
- 《 吴郎行赠吴判官转浙藩都事 》 —— [ 明 ] 王世贞
- 《 祭小孤神祠作 》 —— [ 明 ] 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