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篇济南李攀龙

高旻漏元气,泻作黄河流。 排荡识其支,焉睹昆崙丘。 武昌蕴夙解,独往恣神搜。 亥步亦何穷,原问非所雠。 仰窥太乙精,冷然注天湫。 调浪鼓青阳,馀风映素秋。 下士俱大笑,哫訾不能休。 宁知帝弄臣,坐令鞭九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旻(mín):高天,指天空。
  • 漏元气:泄露了天地间的精气。
  • 排荡:排除,荡涤。
  • 昆崙丘:即昆仑山,古代神话中的神山。
  • 武昌:地名,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
  • 夙解:早有的见解或理解。
  • 亥步: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步法,据说能走遍天下。
  • 原问:原来的问题。
  • 非所雠:不是所要回答的。
  • 太乙精:太乙,古代星名,精指精华。
  • 天湫(qiū):天上的水池。
  • 调浪:调节波浪。
  • 鼓青阳:鼓动春天的气息。
  • 馀风:余风,指秋风。
  • 映素秋:映照着秋天。
  • 下士:指普通人。
  • 哫訾(zú zī):形容笑声不断。
  • 帝弄臣:皇帝的弄臣,指受到皇帝宠信的臣子。
  • 坐令:因此使得。
  • 鞭九州:比喻统治天下。

翻译

天空泄露了天地间的精气,化作黄河奔流不息。 排除杂念,荡涤心灵,却难以辨识昆仑山的真貌。 武昌之地蕴藏着早有的见解,独自前往,尽情探索神思。 即使掌握了传说中的亥步,也无法穷尽天下, 原来的问题并非我所要回答的。 仰望太乙星的精华,它冷冷地注入天上的水池。 调节着波浪,鼓动着春天的气息, 余风映照着秋天,显得格外清爽。 普通人都在大笑,笑声不断, 他们哪里知道,皇帝的宠臣,因此得以统治九州。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天空、黄河、昆仑山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武昌、亥步等人文元素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高旻漏元气,泻作黄河流”一句,以壮阔的笔触勾勒出天地间的宏伟景象,而“武昌蕴夙解,独来恣神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探索真理的渴望。最后,通过对比普通人的无知与皇帝弄臣的权势,诗人隐晦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