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杭左史郭公右史莫公邀宴西湖大风雨归作

钱塘帝都会,西湖地灵杰。 天目日夜翰,神瀵汇兹穴。 山拥三面螺,城弯半弓霓。 谬余长五湖,斯往信所阙。 左相咏紫微,右枢和白雪。 银榼渟宫醪,湘縢载珍飶。 篮舆日骀荡,皂盖风飘瞥。 稍出清波门,驺声狎啼鴂。 色界纷送奇,目疲不得说。 舟子方进篙,黄衫浪花撇。 俄然两高墨,顿使万象涅。 天笑眵不收,块噫鼓中裂。 縠纹剪破碎,铁冠冒巀嵲。 罗刹怒欲翻,鹫头奋仍掣。 此辈逞狂怪,西子頩不悦。 骤雨面面来,蓬窗时时揭。 莫君如谢安,麈尾手徐挈。 微谓郭长公,虽奇泛宜辍。 仙舟固所慕,角巾毋乃折。 郭公笑王生,此变为畴设。 昨夜真宰过,颇畏灵秘泄。 袖君斲轮手,更卷雕龙舌。 不见渼陂行,雷雨亦愁绝。 玉立山未颓,鲸吞海仍竭。 携兴逼暮归,万燎吐明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钱塘:指杭州。
  • 帝都:古代对首都的称呼。
  • 灵杰:指地灵人杰,形容地方出人才。
  • 天目:山名,位于浙江省。
  • 神瀵(fèn):神话中的泉水。
  • 汇兹穴:汇聚于此地。
  • :形容山形如螺。
  • 半弓霓:形容城墙如半弯的彩虹。
  • 五湖:泛指江湖。
  • :缺失,不足。
  • 紫微:星名,也指高官。
  • 白雪:指高雅的诗文。
  • 银榼(kē):银制的酒器。
  • 宫醪(láo):宫廷的美酒。
  • 湘縢(téng):用湘竹编制的盛物器具。
  • 珍飶(bì):美味的食物。
  • 篮舆:竹轿。
  • 骀荡:舒缓荡漾。
  • 皂盖:黑色的车盖。
  • 飘瞥:迅速飘过。
  • 清波门:杭州城门名。
  • 驺声:马蹄声。
  • 狎啼鴂(jué):鸟鸣声。
  • 色界:指景色。
  • 舟子:船夫。
  • 黄衫:指船夫的服装。
  • 浪花撇:浪花飞溅。
  • 两高墨:指乌云。
  • 万象涅:万物被遮蔽。
  • 天笑:指雷声。
  • 块噫:大风吹动的声音。
  • 縠纹:水波纹。
  • 铁冠:比喻山峰。
  • 巀嵲(jié niè):高耸。
  • 罗刹:佛教中的恶鬼。
  • 鹫头:山名,位于杭州西湖。
  • 頩不悦:形容景色变得不美。
  • 谢安:东晋名臣。
  • 麈尾:拂尘。
  • 角巾:隐士的帽子。
  • 真宰:天帝。
  • 斲轮手:比喻技艺高超的人。
  • 雕龙舌:比喻文笔华丽。
  • 渼陂:地名,位于陕西省。
  • 玉立:形容山峰挺拔。
  • 鲸吞海:形容雨势大。
  • 万燎:无数的灯火。

翻译

杭州是帝王的都会,西湖之地灵秀杰出。天目山日夜流淌,神泉汇聚于此。山峦如螺拥三面,城墙如彩虹弯半弓。我虽长于五湖之间,但此地确实是我所缺。左相吟咏紫微星,右枢和唱白雪诗。银制的酒器盛满宫廷美酒,湘竹编制的器具载着美味佳肴。坐在竹轿上日光舒缓荡漾,黑色车盖迅速飘过。渐渐出了清波门,马蹄声与鸟鸣声交织。景色纷至沓来,令人目不暇接。船夫开始撑篙,黄衫的浪花飞溅。突然乌云密布,万物被遮蔽。雷声隆隆,大风呼啸。水波纹被剪碎,山峰高耸如铁冠。罗刹般的怒气似乎要翻江倒海,鹫头山奋力仍被牵制。这样的景象让西子湖变得不美。骤雨四面八方而来,蓬窗不时被揭开。莫君如同谢安,手持拂尘缓缓挥动。他微言大义地对郭长公说,虽然泛舟奇景宜停。仙舟固然令人向往,但隐士的角巾也不失为一种选择。郭公笑着对王生说,此变是为了谁而设。昨夜天帝经过,颇为担心灵秘泄露。让君展示高超技艺,再卷起华丽的文笔。不见渼陂行,雷雨也令人忧愁。山峰依旧挺拔,雨势虽大如鲸吞海,海仍未枯竭。带着兴致傍晚归去,万盏灯火闪烁明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初至杭州,被左史郭公和右史莫公邀请在西湖宴饮的情景。诗中,王世贞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西湖的灵秀与帝都的繁华,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宴会中的欢愉与风雨突变时的惊心动魄。诗末,作者以隐士角巾自喻,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王世贞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