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

· 岑参
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 樽前遇风雨,窗里动波涛。 谒帝向金殿,随身唯宝刀。 相思灞陵月,祗有梦偏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陕州:古地名,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
  • 月城楼:城楼名,具体位置不详。
  • 辛判官:判官是唐代官职,辛判官即姓辛的判官。
  • 飞鸟外:形容城楼极高,仿佛在飞鸟之上。
  • 樽前:酒杯前,指饮酒的地方。
  • 谒帝:拜见皇帝。
  • 金殿:指皇宫中的殿堂。
  • 宝刀:珍贵的刀,这里可能指辛判官的佩刀。
  • 灞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
  • 祗有:只有。

翻译

在飞鸟之外的高楼城头送别客人, 城楼之上,我们饮酒时遭遇了风雨, 窗内波涛汹涌,仿佛能感受到外面的风浪。 你将前往金殿拜见皇帝,随身只带了宝刀, 在灞陵的月光下,唯有梦境能寄托我对你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陕州月城楼上送别辛判官的情景。诗中,“飞鸟外”和“城头楼最高”形象地描绘了城楼的高耸,增强了送别时的壮阔氛围。风雨和波涛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也隐喻了旅途的艰险。最后两句通过“灞陵月”和“梦偏劳”表达了诗人对辛判官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岑参送别诗中的佳作。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