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都尉东归

· 岑参
白羽绿弓弦,年年只在边。 还家剑锋尽,出塞马蹄穿。 逐虏西踰海,平胡北到天。 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羽:指箭,因箭尾常装有白色羽毛。
  • 绿弓弦:绿色的弓弦,形容弓的颜色。
  • :边疆,边境。
  • 剑锋尽:剑的锋利部分已经磨损,形容战斗频繁。
  • 马蹄穿:马蹄磨损,形容征战频繁。
  • 逐虏:追逐敌人。
  • 西踰海:向西越过海洋,形容征战地域广阔。
  • 平胡:平定胡人,指北方少数民族。
  • 北到天:向北直到天边,形容征战地域广阔。
  • 封侯:古代对有功将领的封赏,封为诸侯。
  • 燕颔:形容人的下巴像燕子一样尖细,古代认为是有福之相。

翻译

手持白羽箭,腰挂绿弓弦,年年驻守在边疆。 回家时剑锋已磨损殆尽,出塞征战马蹄也已磨穿。 追逐敌人向西越过海洋,平定胡人向北直到天边。 封侯的荣耀应该不远,燕颔之相岂是徒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张都尉常年征战边疆的艰辛与英勇。通过“白羽绿弓弦”、“剑锋尽”、“马蹄穿”等具象描写,展现了战争的频繁与残酷。后两句“逐虏西踰海,平胡北到天”则夸张地表现了征战的广阔地域和赫赫战功。结尾的“封侯应不远,燕颔岂徒然”既是对张都尉未来荣耀的预言,也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充满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