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十四首
尝稽真仙道,清寂祛众烦。
秦皇及汉武,焉得游其藩。
情扰万机屑,位骄四海尊。
既欲先宇宙,仍规后乾坤。
崇高与久远,物莫能两存。
矧乃恣所欲,荒淫伐灵根。
金膏恃延期,玉色复动魂。
征战穷外域,杀伤被中原。
天鉴谅难诬,神理不可谖。
安期返蓬莱,王母还昆崙。
异术终莫告,悲哉竟何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祛 (qū):除去。
- 藩 (fān):边界,指达到某种境界。
- 万机屑:指繁琐的政务。
- 位骄:地位高傲。
- 先宇宙:超越宇宙。
- 后乾坤:掌控天地。
- 矧 (shěn):何况。
- 恣所欲:放纵欲望。
- 荒淫:过度放纵。
- 伐灵根:伤害根本。
- 金膏:指仙药。
- 玉色:指美色。
- 天鉴:天意或天道的判断。
- 神理:神明的法则。
- 谖 (xuān):忘记。
- 安期:指安期生,传说中的仙人。
- 王母:西王母,神话中的仙人。
- 昆崙:即昆仑山,神话中的仙山。
- 异术:非凡的法术。
翻译
我曾经探究真正的仙道,它清静无为,能消除人们的烦恼。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怎能达到这种境界呢?他们的情感困扰于繁琐的政务,地位高傲,尊贵无比。他们既想超越宇宙,又想掌控天地。但崇高与久远,事物难以两全。何况他们放纵欲望,荒淫无度,伤害了根本。他们依赖延期的仙药,美色动人心魄。他们征战到遥远的外域,杀伤遍及中原。天意难以欺骗,神明的法则不可忘记。安期生返回蓬莱,王母回到昆仑。非凡的法术终究无法告知,悲哀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真正仙道的向往和对权力欲望的反思。诗中,“清寂祛众烦”一句,即体现了仙道的清静无为,与秦皇汉武的“情扰万机屑”形成鲜明对比。作者通过对比,揭示了权力与欲望对人性的腐蚀,以及追求崇高理想与现实欲望之间的矛盾。最后,诗中的“异术终莫告,悲哉竟何言”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境界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