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十四首

· 吴筠
圣人重周济,明道欲救时。 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 兴言振颓纲,将以有所维。 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 三代业遽陨,七雄遂交驰。 庶物坠涂炭,区中若棼丝。 秦皇燎儒术,方册靡孑遗。 大汉历五叶,斯文复崇推。 乃验经籍道,与世同屯夷。 弛张固天意,设教安能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孔席不暇暖:孔子忙于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连席子都来不及坐暖。形容非常忙碌。
  • 墨突何尝缁:墨子忙于推行自己的主张,连烟囱都来不及熏黑。形容非常忙碌。
  • 颓纲:衰败的纲纪。
  • 恣淫惑:放纵淫乱和迷惑。
  •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
  • 遽陨:突然崩溃。
  • 七雄:指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
  • 交驰:相互争斗。
  • 庶物:万物。
  • 坠涂炭:陷入困境和苦难。
  • 区中:世间。
  • 棼丝:纷乱的丝线,比喻混乱。
  • 燎儒术:焚烧儒家经典。
  • 方册:书籍。
  • 靡孑遗:没有留下。
  • 大汉历五叶:指汉朝经历了五个皇帝。
  • 斯文:文化。
  • 屯夷:艰难和顺利。
  • 弛张:放松和紧张。
  • 设教:设立教育。

翻译

圣人总是致力于周济天下,阐明道理以拯救时世。孔子忙于推行政治主张,连席子都来不及坐暖;墨子忙于推行自己的主张,连烟囱都来不及熏黑。他们振作衰败的纲纪,试图有所维系。然而君臣放纵淫乱和迷惑,风俗日渐凋零衰败。夏、商、周三代的基业突然崩溃,战国七雄相互争斗。万物陷入困境和苦难,世间如同纷乱的丝线。秦始皇焚烧儒家经典,书籍没有留下任何遗迹。汉朝经历了五个皇帝,文化再次受到推崇。这才验证了经籍中的道理,与世间的艰难和顺利相符。放松和紧张都是天意,设立教育又怎能坚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圣人救世之志的赞颂和对时世衰败的忧虑。诗中,“孔席不暇暖,墨突何尝缁”形象地描绘了圣人忙碌的形象,而“君臣恣淫惑,风俗日凋衰”则深刻地揭示了社会风气的败坏。通过对三代崩溃、七雄争斗的历史叙述,作者展现了历史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最后,通过对秦皇焚书和汉朝文化复兴的对比,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

吴筠

吴筠

唐华州华阴人,字贞节。通经义,善文辞。举进士不中,隐居南阳倚帝山为道士。玄宗天宝初召至京,敕待诏翰林。献《玄纲》三篇。每开陈,皆名教世务,以微言讽帝,帝重之。高力士短之于帝,遂固求还嵩山。后东入会稽剡中卒,弟子谥为宗元先生。善诗,有集。 ► 1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