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指奉命作诗与别人相唱和。
- 相国:古代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 临戎:指亲临战场。
- 帝京:指京城。
- 拥麾:手持旌旗,指挥军队。
- 持节:古代使臣出使时持的凭证,这里指持节出征。
- 横行:指纵横驰骋,无所阻挡。
- 剑阁:地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古代为军事要地。
- 巴江:指巴蜀地区的江河。
- 洗兵:指战斗结束后清洗兵器。
- 征盖:指出征时使用的帐篷。
- 去旌:指离去的旗帜。
- 蜀城:指蜀地的城市。
- 持衡:保持平衡,这里指保持国家的稳定。
翻译
相国亲临战场告别京城,手持旌旗和节杖远征纵横驰骋。 早晨登上剑阁,云雾随着马蹄飘动,夜晚渡过巴江,雨水洗刷着兵器。 山间万朵山花迎接出征的帐篷,河边千条柳枝轻拂着离去的旗帜。 暂时到达蜀地城市应计算日子,必须知道明君正等待着保持国家的稳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相国出征的壮丽场景,通过“剑阁”、“巴江”等地的描绘,展现了征途的艰险与壮阔。诗中“山花万朵”、“川柳千条”等自然景象的融入,增添了诗意的浪漫与美感。结尾提到“明主待持衡”,表达了对国家稳定的期望和对明君的忠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岑参诗歌的雄浑与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