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歌

· 李涉
飒飒先飞梁上尘,朱唇不动翠眉颦。 愿得春风吹更远,直教愁杀满城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飒飒(sà sà):形容风声或快速动作的声音。
  • 梁上尘:指屋梁上的尘埃,这里形容歌声高亢,震动屋梁上的尘埃。
  • 朱唇:红唇,指唱歌的女子。
  • 不动:这里指嘴唇未动,即歌声未起。
  • 翠眉颦(cuì méi pín):翠绿色的眉毛皱起,形容女子忧愁的样子。
  • 愿得:希望得到。
  • 春风:春天的风,常用来比喻温暖和生机。
  • 吹更远:吹得更远,指希望歌声能传播得更远。
  • 直教:直接使得。
  • 愁杀:使极度忧愁。
  • 满城人:全城的人。

翻译

风声飒飒,先于歌声飞扬,震动屋梁上的尘埃, 红唇未启,翠眉已皱,女子忧愁的模样。 愿那春风能将这歌声吹得更远, 直接让全城的人都感到极度的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歌声未起前的氛围和女子的忧愁表情,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强烈的愿望。诗中“飒飒先飞梁上尘”一句,以风声和尘埃的飞扬预示了即将到来的歌声的震撼力。后两句则通过“愿得春风吹更远”表达了希望歌声能传播得更远,影响更多人的愿望,而“直教愁杀满城人”则展现了歌声的感染力,能够触动全城人的心弦,引发共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表达强烈而真挚。

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寻以结近幸,为谏议大夫孔戣劾奏,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公元827年-公元835年)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