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评事永乐闲居见寄

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疏。 看封谏草归鸾掖,尚贲衡门待鹤书。 莲耸碧峰关路近,荷翻翠扇水堂虚。 自探典籍忘名利,欹枕时惊落蠹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社:指隐士的居所。
  • 青云器业:比喻高远的志向和才能。
  • 谏草:指谏言的草稿。
  • 鸾掖:指皇宫。
  • (bì):装饰。
  • 衡门:指简陋的居所。
  • 鹤书:指征召贤士的文书。
  • 莲耸:形容莲花高耸。
  • 翠扇:比喻荷叶。
  • 水堂:指水边的居所。
  • 典籍:古代的书籍。
  • 欹枕:斜靠在枕头上。
  • 蠹鱼:指书虫。

翻译

你在幽静的白社暂时居住,而我对于高远的志向和才能全然疏远。 看着谏言的草稿被带回皇宫,我仍在简陋的居所等待征召的文书。 莲花高耸,仿佛接近了关路,荷叶翻动,水边的居所显得空旷。 我自顾自地探寻古代的书籍,忘记了名利,斜靠在枕头上,时常惊见书虫落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李商隐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诗中,“白社”与“青云器业”形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偏好和对世俗成就的疏离感。通过“谏草归鸾掖”与“尚贲衡门待鹤书”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未被重用的无奈。后两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沉浸于典籍,忘却名利,享受孤独与思考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怀。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著名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