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馆中思长安
家在日出处,朝来起东风。
风从帝乡来,不异家信通。
绝域地欲尽,孤城天遂穷。
弥年但走马,终日随飘蓬。
寂寞不得意,辛勤方在公。
胡尘净古塞,兵气屯边空。
乡路眇天外,归期如梦中。
遥凭长房术,为缩天山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安西馆:唐代安西都护府的官署。
- 岑参: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著称。
- 日出处:指东方,比喻家乡。
- 帝乡:指京城长安。
- 绝域:极远的地方。
- 弥年:整年。
- 走马:骑马奔波。
- 飘蓬: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流浪不定。
- 胡尘:指边塞的战尘。
- 长房术:传说中能缩地术的方士费长房的法术,这里比喻希望能缩短归乡的路程。
翻译
家在太阳升起的东方,早晨起来感受到东风。 这风从帝都长安吹来,就像家书一样亲切。 我身处这极远的边疆,孤城与天际相连,似乎到了尽头。 整年骑马奔波,日复一日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 寂寞中感到不得志,辛勤工作只为公事。 古塞的胡尘已经洗净,但边疆的战气依旧聚集。 回乡的路途遥远如在天外,归期如同梦中难定。 真希望能用长房的缩地术,将天山以东的路程缩短。
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在安西都护府任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长安的深深思念和对边疆生活的无奈。诗中,“风从帝乡来”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思乡之情结合,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后文通过对边疆孤寂生活的描写,以及对归乡路途的遥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岑参边塞诗中的佳作。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
岑参的其他作品
- 《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其三 》 —— [ 唐 ] 岑参
- 《 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 》 —— [ 唐 ] 岑参
- 《 送扬州王司马 》 —— [ 唐 ] 岑参
- 《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 》 —— [ 唐 ] 岑参
- 《 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 》 —— [ 唐 ] 岑参
- 《 杂曲歌辞簇拍陆州 》 —— [ 唐 ] 岑参
- 《 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 》 —— [ 唐 ] 岑参
- 《 宿铁关西馆 》 —— [ 唐 ] 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