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 岑参
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 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 人间岁月如流水,客舍秋风今又起。 不知心事向谁论,江上蝉鸣空满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客舍:旅馆。
  • 两省:唐代指门下省和中书省,这里指作者曾任职的中央政府机构。
  • 幕中:指军中幕府,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军队幕府。
  • 三度为郎:三次担任郎官。郎官是唐代中央政府的一种官职。
  • 白头:头发变白,指年老。
  • 一从出守:自从出任地方官。出守,指出任地方行政长官。
  • 五经秋:经过五个秋天,即五年。
  • 圣主:指皇帝。
  • 其那:如何,怎么。
  • 苍生:指百姓。
  • 江上蝉鸣:江边的蝉鸣声。

翻译

三次担任郎官便已白发苍苍,自从出任地方官已经过了五个秋天。 不要说圣明的君主总是不重用,百姓的疾苦又怎能停止。 人间的岁月如流水般逝去,旅馆中的秋风今又吹起。 不知心中的忧愁能向谁诉说,只有江边的蝉鸣声空自满耳。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政治生涯的感慨,以及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诗中,“三度为郎便白头”和“一从出守五经秋”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对官场生涯的回顾。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大事和百姓生活的忧虑,以及个人心事无人诉说的孤独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时代的深刻反思。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