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仆射裴公挽歌三首

· 岑参
五府瞻高位,三台丧大贤。 礼容还故绛,宠赠冠新田。 气歇汾阴鼎,魂飞京兆阡。 先时剑已没,陇树久苍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府:古代中央政府设置的五个官署,这里指朝廷。
  • 三台:古代官制中的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这里指高级官员。
  • 礼容:礼仪的容貌,指遵循礼仪。
  • 故绛:古地名,今山西省绛县,这里指裴公的故乡。
  • 宠赠:皇帝对臣子的赏赐。
  • 新田:新开垦的田地,这里指皇帝赐予的新封地。
  • 汾阴鼎:古代的一种鼎,这里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京兆阡:京城的墓地,阡指墓道。
  • 陇树:陇山的树木,这里象征着边远之地。

翻译

在朝廷中仰望裴公的高位,三公之中失去了这位大贤。 依照礼仪将其送回故乡故绛,皇帝的赏赐使其封地更加荣耀。 汾阴鼎的气息已歇,裴公的魂魄飞往京城的墓地。 先前他的剑已随他而去,陇山的树木依旧苍然。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已故裴公的深切哀悼和对其生前功绩的赞颂。诗中通过“五府瞻高位,三台丧大贤”描绘了裴公在朝中的显赫地位和其逝世后的巨大损失。后文通过“礼容还故绛,宠赠冠新田”体现了对其的尊重和皇帝的恩宠。最后两句“气歇汾阴鼎,魂飞京兆阡”以及“先时剑已没,陇树久苍然”则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裴公逝世后的空虚和边远之地的哀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岑参对裴公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岑参

岑参

岑参(cénshēn),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 4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