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李相公重镇襄阳

海内埏埴遍,汉阴旌旆还。 望留丹阙下,恩在紫霄间。 冰雪背秦岭,风烟经武关。 树皆人尚爱,辕即吏曾攀。 自惜两心合,相看双鬓斑。 终期谢戎务,同隐凿龙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海内:指中国境内。
  • 埏埴(shān zhí):指陶器,这里比喻治理。
  • 汉阴:地名,今陕西省南部。
  • 旌旆(jīng pèi):旗帜。
  • 丹阙:指皇宫。
  • 紫霄:指天宫,比喻皇帝的居所。
  • 秦岭:山脉名,位于陕西省。
  • 武关:地名,位于陕西省。
  • :车辕,这里指车子。
  • :官员。
  • 凿龙山:指隐居的地方。

翻译

在中国境内治理遍及,汉阴的旗帜再次归来。 望向皇宫之中,恩泽如同天宫般浩荡。 冰雪覆盖了秦岭,风烟经过武关。 树木都被人们所爱,车辕是官员曾经攀附的。 自叹我们两心相合,相看彼此双鬓已斑白。 最终期望能辞去军务,一同隐居在凿龙山。

赏析

这首诗是李逢吉送别李相公重镇襄阳的作品,表达了对李相公的敬重和对其治理能力的赞赏。诗中通过“海内埏埴遍”和“汉阴旌旆还”描绘了李相公的功绩和威望,同时“望留丹阙下,恩在紫霄间”表达了对皇帝恩泽的感激。后半部分则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李逢吉

唐郑州人,祖籍陇西,字虚舟。登进士第。宪宗时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性奸回,妒贤伤善,密阻裴度讨淮、蔡,帝知而恶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穆宗即位,逢吉以有侍读之恩,召为兵部尚书。敬宗时,封淳国公,兼右仆射。有张又新等八人附逢吉,复有八人相攀附,贿赂公行,号为“八关十六子”。文宗时,官至太子太师、东都留守,加开府仪同三司,迁尚书左仆射,以司徒致仕。卒谥成。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