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严揆省中宿斋遇令狐员外当直之作

致斋分直宿南宫,越石卢谌此夜同。 位极班行犹念旧,名题章奏亦从公。 曾驱爪士三边静,新赠髯参六义穷。 竟夕文昌知有月,可怜如在庾楼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致斋:举行斋戒。
  • 分直:轮流值班。
  • 南宫:指尚书省。
  • 越石:指晋代名将刘琨,字越石。
  • 卢谌:晋代文学家。
  • 位极班行:指在朝中官位极高。
  • 章奏:奏章,指上呈皇帝的文书。
  • 从公:依照公事的规定。
  • 爪士:勇猛的士兵。
  • 三边:指边疆的三个方向。
  • 髯参:指有长须的参谋或官员。
  • 六义: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 文昌:指文昌星,也指文昌宫,此处可能指宫中的文昌阁。
  • 庾楼:指庾信的楼阁,庾信是南朝文学家,其楼阁以高雅著称。

翻译

举行斋戒并轮流在尚书省值夜,今夜与刘琨、卢谌这样的历史名人同在。尽管官位已极高,仍怀念旧日情谊,名字题写在奏章上也是依照公事的规定。曾经率领勇猛的士兵使边疆安宁,现在新赠予有长须的参谋,却感到诗文的六义已尽。整夜在文昌阁中,知道有明月相伴,可怜它仿佛就在庾信的楼阁中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尚书省值夜时的情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联想,表达了对旧日情谊的怀念和对公事规定的尊重。诗中“位极班行犹念旧”一句,既显示了诗人的谦逊,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后两句通过对边疆安宁和文昌阁明月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文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友情和文化的深刻感悟。

李逢吉

唐郑州人,祖籍陇西,字虚舟。登进士第。宪宗时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天性奸回,妒贤伤善,密阻裴度讨淮、蔡,帝知而恶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穆宗即位,逢吉以有侍读之恩,召为兵部尚书。敬宗时,封淳国公,兼右仆射。有张又新等八人附逢吉,复有八人相攀附,贿赂公行,号为“八关十六子”。文宗时,官至太子太师、东都留守,加开府仪同三司,迁尚书左仆射,以司徒致仕。卒谥成。 ► 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