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 杜牧
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 一片风帆望已极,三湘烟水返何时? 多缘去棹将愁远,犹倚危亭欲下迟。 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参差(cēn cī):形容颜色不均匀,错落有致。
  • 攀折:折断树枝,常用于送别时的象征。
  • 风帆:船上的帆,借指船只。
  • 三湘:指湖南的湘江流域,这里泛指远方。
  • 多缘:多是因为。
  • 去棹:离去的船。
  • 危亭:高耸的亭子。
  • (tì):耽搁,拖延。
  • 碧云:碧空中的云,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景象或时光。

翻译

溪边的杨柳颜色错落有致,每年都会折下枝条赠予离别的人。 远望那一片风帆已经到了尽头,三湘的烟水何时才能返回? 多是因为离去的船只带走了忧愁,我依然倚在高耸的亭子中,想要下来却迟迟不愿。 不要因为酒杯而闲散度日,碧云深处才是我们的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送别时的深情与不舍。诗中,“溪边杨柳色参差”以自然景物开篇,引出离别的主题。“攀折年年赠别离”则通过杨柳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年年岁岁都有的离别之情。后两句通过对风帆和烟水的描绘,抒发了对远行者归期的期盼与忧虑。最后两句则劝慰自己不要沉溺于酒杯,而应期待在碧云深处的美好相聚。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杜牧诗歌的独特魅力。

杜牧

杜牧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居中书舍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498篇诗文

杜牧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