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楚国寺璋上人写一切经院南有曲池深竹
璋公不出院,群木闭深居。
誓写一切经,欲向万卷馀。
挥毫散林鹊,研墨警池鱼。
音翻四句偈,字译五天书。
鸣钟竹阴晚,汲水桐花初。
雨气润衣钵,香烟泛庭除。
此地日清净,诸天应未如。
不知将锡杖,早晚蹑空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璋公:指璋上人,即诗中的主人公,一位僧人。
- 一切经:指佛教的全部经典。
- 万卷馀:形容经书之多。
- 研墨:磨墨。
- 警池鱼:指研墨的声音惊动了池中的鱼。
- 音翻四句偈:指诵读佛经中的四句偈语。
- 字译五天书:指翻译来自五天竺(古印度)的佛经。
- 汲水:取水。
- 雨气润衣钵:雨水的湿气滋润了僧人的衣钵。
- 香烟泛庭除:香炉中的烟雾弥漫在庭院中。
- 诸天:佛教中指天界的众生。
- 锡杖:僧人所持的杖,上有锡环,行走时发出声响。
- 蹑空虚:踏空而行,形容僧人修为高深,能超脱尘世。
翻译
璋上人不出寺院,群木环绕他的深居。 他发誓要抄写全部的佛经,欲完成万卷之多。 挥毫写字时,惊动了林中的鹊鸟,研墨声惊起了池中的鱼。 诵读佛经中的四句偈语,翻译来自五天竺的佛经文字。 晚钟在竹阴中响起,初春时节,桐花初开,汲水声清脆。 雨水的湿气滋润了僧人的衣钵,香炉中的烟雾弥漫在庭院中。 这里的每一天都如此清净,天界的众生或许也未如此。 不知何时,他将持锡杖,早晚踏空而行,超脱尘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璋上人在楚国寺写经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生动的动作描绘,展现了僧人专注抄经的静谧生活。诗中“挥毫散林鹊,研墨警池鱼”等句,巧妙地将日常的写经活动与自然界的生灵相联系,增添了诗意。结尾处对僧人未来可能的修行境界的想象,表达了对僧人高洁生活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岑参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诗意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