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秋景韵二十首秋风

黛髻螺鬟耸晚凉,层巅暑退似经霜。 金梯近倚丹霞影,玉洞长含紫雾香。 解夏林僧归寺早,趁晴樵叟入山忙。 松巢拟结高高顶,静阅人间海与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黛髻(dài jì):古代女子发髻上的装饰物。
  • 螺鬟(luó huán):古代女子发髻的一种形式,像螺旋状的发髻。
  • 层巅(céng diān):层层叠叠的山巅。
  • 金梯(jīn tī):传说中通往仙境的梯子。
  • 丹霞(dān xiá):红色的岩石。
  • 玉洞(yù dòng):美丽的洞穴。
  • 紫雾(zǐ wù):紫色的雾气。
  • 解夏(jiě xià):指夏天结束,凉爽的意思。
  • 樵叟(qiáo sǒu):指樵夫,伐木的老人。
  • 松巢(sōng cháo):松树的巢穴。

翻译

秋风吹拂着那高高的黛色发髻和螺鬟,山巅的炎热仿佛已被秋霜所洗礼。金梯近在眼前,依偎在丹霞的影子下,玉洞里弥漫着紫色的雾气。夏天已经结束,林中的僧人早早回到寺庙,晴朗的天气里,伐木的老人匆匆忙忙地进山。松树巢穴仿佛要搭建在高高的山顶,静静地观看着人间的海洋和桑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秋风乍起的清凉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黛髻、螺鬟、金梯、丹霞等,使整首诗充满了古典的韵味。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秋天的独特感悟,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庐陵人,名祯,字昌祺,以字行。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预修《永乐大典》。每遇僻书疑事,人多就质。擢吏部郎中,迁广西布政使,坐事谪。洪熙元年起为河南布政使,绳豪,去贪残。致仕二十余年,屏迹不入公府。有《运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