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晓星寥落:黎明时星星稀少。寥落(liáo luò),稀疏、稀少。
- 晴霄:晴朗的天空。
- 双阙:古代宫殿前两边的楼台,这里指宫殿。
- 警跸:古代帝王出行时,为了安全,左右侍卫为警,清除道路为跸。
- 天影:天空的倒影,这里指天空。
- 衣冠:古代士以上的服装,这里指官员。
- 上海光摇:海上的光影摇曳,这里可能指海市蜃楼。
- 正笏: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笏板,用以记事。
- 春漏:春天的漏刻,古代计时器。
- 箫声:箫的声音,古代乐器。
- 押昼朝:指在白天上朝时,箫声作为信号。
- 忝后词人:谦称自己为后来的诗人。忝(tiǎn),谦辞,表示自己不配。
- 寡陋:知识浅薄,见识不广。
- 圣主体轩尧:指皇帝像古代圣君轩辕和尧一样。
翻译
黎明时分,星星稀少,晴朗的天空下,宫殿前的双阙香烟袅袅上升。警卫和清除道路的队伍西来,天空的倒影显得格外近,官员们北上海上的光影摇曳。偶然间,我因正笏而注意到春天的漏刻,忽然听到箫声,标志着白天的朝会开始。作为后来的诗人,我虽然知识浅薄,但深知皇帝如同古代圣君轩辕和尧一样伟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代宫廷早晨的景象,通过“晓星寥落”、“双阙香烟”等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宁静。诗中“警跸西来”、“衣冠北海”等句,既描绘了宫廷的秩序,也体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细致观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崇敬之情,以及对自己作为诗人的谦逊态度。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宫廷生活的深刻理解。
范梈
梈字亨父,一字德机,临江清江人。家贫早孤,刻苦为文章,人罕知者。年三十六,辞家北游,卖卜燕市。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出为岭海廉访司照磨,历转江西湖东,选充翰林应奉,改闽海道知事,移疾归。徙家新喻百丈山,天历二年,授湖南岭北廉访经历,亲老不赴。其明年以母丧哀毁卒,年五十九。德机癯然清寒,若不胜衣,而持身廉正。为文雄健,追慕先汉古诗,尤好为歌行,工近体,蔼然见忠臣孝子之情焉。吴文正尝以东汉诸君子拟之。人称文白先生。所著有《燕然稿》、《东方稿》、《海康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总十二卷,揭曼硕序之。以为虞伯生称德机如唐临晋帖,则终未逼真。改评之曰:范德机诗如秋空行云,晴雷捲雨,纵横变化,出入无朕。又如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瘦骨崚嶒,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差可彷佛耳。德机诗学庐陵,杨中伯允得其骨,郡人傅若金与砺得其神,皆有盛名于时。欧阳原功曰:宋东都时,黄太史号江西诗派。南渡后,杨廷秀好为新体。宋末,刘会孟出于庐陵,而诗又一变。我元延祐以来,弥文日盛,京师诸名公一去宋金季世之弊,而趋于雅正。于是西江之士,亦各弃其旧习焉。盖以德机与曼硕为之倡也。
► 635篇诗文
范梈的其他作品
- 《 和李溉之园居杂咏八首 》 —— [ 元 ] 范梈
- 《 秋日集咏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编修诸公十首 》 —— [ 元 ] 范梈
- 《 奉和王继学怀济南旧游四首 》 —— [ 元 ] 范梈
- 《 和马贡士元夕同观灯之作 》 —— [ 元 ] 范梈
- 《 出甘蔗州 》 —— [ 元 ] 范梈
- 《 数日跋涉泥淖,至北山,始霁,暮经鄱阳湖 》 —— [ 元 ] 范梈
- 《 闽州歌 》 —— [ 元 ] 范梈
- 《 感兴 》 —— [ 元 ] 范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