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扈从(hù cóng):随从。
- 饶沟: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征鞍:指战马,借指征战、旅行。
- 慈氏:指佛教中的弥勒菩萨,这里指慈氏院,即供奉弥勒菩萨的寺庙。
- 世变:世事变迁。
- 劫灰(jié huī):佛教用语,指世界毁灭后留下的灰烬,比喻灾难后的遗迹。
- 人随兵火:人们随着战争的火焰。
- 鲜能留:很少能够留存。
- 堂堂:庄严宏伟的样子。
- 圣像:指佛教中的神圣雕像。
- 烨烨(yè yè):光辉灿烂的样子。
- 真诠:指佛教的真理。
- 讵可求:岂能求得。
- 醉墨:醉酒后的墨迹,指诗人的书法或诗作。
- 淋漓:形容墨迹或言辞畅快。
- 洒尘壁:在墙壁上挥洒墨迹。
- 过深州:经过深州,深州为地名。
翻译
今年我随从到饶沟,暂时解下征战的马鞍,游览慈氏院。 世事变迁,灾难后的遗迹中还有什么呢?人们随着战火,很少能够留存。 庄严宏伟的圣像,有谁曾经真正认识?光辉灿烂的佛教真理,又岂能轻易求得? 我醉酒后在墙壁上畅快地挥洒墨迹,让人们知道我曾经过深州。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耶律楚材在战乱中的所见所感。诗中,“世变劫灰”与“人随兵火”形象地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人民的苦难。通过对比“堂堂圣像”与“烨烨真诠”的庄严与难以触及,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真理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最后,诗人以醉墨洒壁的方式,留下自己的痕迹,既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自我存在的肯定。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真理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