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裴公亭

· 杨果
裴公亭满竹林风,王屋天坛在眼中。 月桂不随春共老,池波直与海相通。 珍羞恐负将军腹,时雨休归社鬼功。 天子仁明百灵助,连村箫鼓废年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裴公亭:裴公亭是位于中国湖南省岳阳市的一座古亭,相传为唐代宰相裴度所建。
  • 王屋天坛:王屋山是中国河南省的一座名山,天坛指的是山上的祭祀场所。
  • 月桂:一种常绿树,这里象征着高洁和不朽。
  • 珍羞:珍贵的食物。
  • 将军腹:比喻食量大。
  • 社鬼:古代指土地神,这里泛指神灵。
  • 百灵:泛指各种神灵。
  • 箫鼓:古代的乐器,这里指庆祝的音乐。

翻译

裴公亭里满是竹林的风,王屋山的天坛仿佛就在眼前。 月桂树不会随着春天一起老去,池塘的水波直接与大海相连。 珍贵的食物恐怕辜负了将军的食量,及时的雨水免去了土地神的功劳。 天子仁慈,百神相助,连村的箫鼓声中废弃了丰收的年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诗中,“裴公亭满竹林风”和“王屋天坛在眼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后两句通过“月桂不随春共老”和“池波直与海相通”表达了诗人对永恒和不朽的向往。诗的结尾,通过“天子仁明百灵助”和“连村箫鼓废年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天命的信仰。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感悟。

杨果

金元间祁州蒲阴人,字正卿,号西庵。金哀宗正大元年进士,历知偃师、蒲城、陕县,以治最称。入元,起为经历,随史天泽经略河南,为参议。随宜赞画,民赖以安。累拜参知政事,出为怀孟路总管。致仕卒,谥文献。性聪敏,工文章,尤长于乐府。有《西庵集》。 ► 2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