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奁八咏金盆沐发

按乐图开列画堂,春愁何独损清扬。 蜀山烟雨双尖瘦,汉柳风霜雨叶苍。 索画未成京兆谱,欲啼先学寿阳妆。 萧郎忽有归期报,喜得天庭一点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香奁八咏:指一组描写女性生活和情感的诗。
  • 金盆沐发:用金盆洗发的场景,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生活细节。
  • 按乐图:指按照音乐节奏排列的图画,这里可能指某种装饰或图画。
  • 春愁:春天的忧愁。
  • 清扬:指女子的美貌和风采。
  • 蜀山:指四川的山,这里可能用来形容山景。
  • 烟雨:烟雾般的细雨。
  • 双尖瘦:形容山峰的形状。
  • 汉柳:指汉代的柳树,这里可能用来形容柳树的景象。
  • 风霜:风和霜,常用来形容岁月的痕迹。
  • 雨叶苍:雨后的树叶显得苍老。
  • 京兆谱:指京城的谱系,这里可能指某种官方或正式的记录。
  • 寿阳妆:一种古代的化妆方式。
  • 萧郎:指诗中的男子,可能是女子的情人或丈夫。
  • 归期:回家的日期。
  • 天庭一点黄:可能指天空中的一抹黄色,这里可能象征着好消息或喜悦。

翻译

在画堂中排列着按乐图,春天的忧愁为何独自损害了她的美貌和风采。 蜀山的烟雨中,双峰显得瘦削,汉柳在风霜中,雨后的树叶显得苍老。 想要画出京兆的谱系,却未能完成,想要啼哭,先学起了寿阳的妆容。 忽然间,萧郎传来回家的消息,喜得天空中出现了一抹黄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春日里的忧愁和对情人的期盼。诗中“蜀山烟雨双尖瘦,汉柳风霜雨叶苍”以山水的变化来象征女子的情感波动,形象生动。末句“萧郎忽有归期报,喜得天庭一点黄”则巧妙地以天象的变化来预示喜讯的到来,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喜悦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杨维桢诗歌的独特魅力。

杨维桢

杨维桢

元明间浙江山阴人,字廉夫,号铁崖,晚号东维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授天台县尹,累擢江西儒学提举。因兵乱,未就任,避居富春山,迁杭州。张士诚累招不赴。以忤元达识丞相,再迁居松江。东南才俊之士登门拜访者,殆无虚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师,旋乞归,抵家即卒。维桢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善吹铁笛,自称铁笛道人。有《东维子集》、《铁崖先生古乐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