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子威代祀嵩衡淮海三首
天香出金门,春色动远山。
使者持节去,翩如跨双鸾。
崔嵬嵩少峰,卓立乾坤间。
中夜南极浮,星河绕天坛。
石室有宝书,泉鸣玉珊珊。
安得揖浮丘,青云骖羽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香:指宫廷中祭祀用的香。
- 金门:指皇宫的门。
- 使者持节去:使者拿着代表皇帝的符节出发。
- 翩如跨双鸾:形容使者行动轻盈,如同骑着双鸾飞翔。
- 崔嵬:形容山峰高大雄伟。
- 嵩少峰:指嵩山,中国五岳之一。
- 卓立:高耸独立。
- 乾坤间:天地之间。
- 中夜:半夜。
- 南极浮:指南极星在夜空中浮现。
- 星河:银河。
- 天坛: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
- 石室:山中的石洞。
- 宝书:珍贵的书籍,这里指道教的经书。
- 玉珊珊:形容泉水声清脆悦耳。
- 揖:古代的礼节,表示尊敬。
- 浮丘:传说中的仙人。
- 青云骖羽翰:比喻飞升成仙,青云指高空,骖羽翰指仙人的坐骑。
翻译
宫廷中的香烟袅袅升起,春天的气息触动了远方的山峦。使者手持皇帝的符节,轻盈地如同骑着双鸾飞翔而去。嵩山巍峨耸立,高高地矗立在天地之间。夜半时分,南极星在夜空中浮现,银河环绕着天坛。山中的石洞里珍藏着宝贵的道教经书,泉水叮咚作响,清脆悦耳。真希望能向仙人浮丘致敬,乘坐青云之上的仙马,飞升成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使者代祀嵩山、衡山和淮海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使者出行的庄严与神秘,以及嵩山的高大雄伟。诗中“天香出金门,春色动远山”以宫廷的香烟和春天的气息开篇,营造了一种神圣而祥和的氛围。后文通过对嵩山的描绘,以及对星河、天坛、石室等元素的运用,构建了一个宏大而神秘的宇宙图景,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超脱尘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