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王夜宴行

· 杨奂
玉漏沈沈寒夜永,瑶阶月转梧桐影。重门深锁寂无人,醉倚银屏呼不醒。 茜裙六幅拖朝霞,飞云髻稳盘双雅。一生偏得君王意,笑酬新宠弹琵琶。 娇小不禁弦索滑,肠欲断时轻一抹。半遮粉面回春波,等閒忘却龙香拨。 欢娱未毕北兵来,三十六宫如死灰。茅茨老死定谁问?纷纷哀乐长相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漏:古代计时器,此处指时间流逝。
  • 沈沈:形容夜深。
  • 瑶阶:玉石台阶,指宫廷中的台阶。
  • 月转:月亮移动,暗示时间的推移。
  • 梧桐影:梧桐树的影子,常用来象征秋意或寂寞。
  • 重门深锁:多重门锁,形容宫廷的封闭和寂静。
  • 茜裙:红色的裙子。
  • 六幅:形容裙子的宽度。
  • 飞云髻:高高的发髻,形似飞云。
  • 盘双雅:盘成双环的发髻。
  • 弦索滑:指琵琶弦的滑动,形容演奏技巧。
  • 肠欲断时:形容极度悲伤。
  • 轻一抹:轻轻一弹,指琵琶的演奏动作。
  • 粉面:指女子的脸庞。
  • 回春波:回眸一笑,如春波荡漾。
  • 龙香拨:指琵琶的拨子,常饰以龙形。
  • 三十六宫:泛指宫廷中的众多宫殿。
  • 如死灰:形容极度绝望或无生气。
  • 茅茨:茅草屋顶,指简陋的居所。
  • 哀乐:悲伤和快乐。

翻译

玉漏声声,寒夜漫长,玉石台阶上月影移动,梧桐树影婆娑。重重门锁紧闭,宫中寂静无人,我醉倚在银屏风旁,呼唤不醒。

她穿着六幅宽的红裙,如朝霞般绚烂,高高的发髻稳稳盘成双环。一生中特别得到君王的宠爱,笑着接受新的宠爱,弹奏琵琶。

娇小的她不畏琵琶弦的滑动,当悲伤到极点时,轻轻一弹。半遮着粉面,回眸一笑,春波荡漾,却忘了手中的龙形拨子。

欢乐尚未结束,北方的军队已经到来,三十六宫变得如同死灰。在茅草屋顶下老死,又有谁会问津?悲伤和快乐总是交替催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宫廷夜晚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的繁华与寂寞,以及宫女的生活和情感。诗中“玉漏沈沈”、“瑶阶月转”等句,通过时间和空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后文通过“茜裙六幅”、“飞云髻”等细节,生动地描绘了宫女的装扮和姿态,展现了她的美丽和得宠。然而,“欢娱未毕北兵来”一句,突然转变了气氛,预示了悲剧的来临,使得前文的繁华和欢乐显得更加短暂和脆弱。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杨奂

奂字焕然,又名知章,乾州奉天人。母尝梦东南日光射其身,旁一神人以笔授之,已而奂生。甫胜衣,尝信口唱歌,有紫阳阁之句,问其故,则不能答也。未冠,梦游紫阳阁,景趣甚异,自悟以前为紫阳宫道士,后因以自号。金末举进士不中,乃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未及上而归,教授乡里。岁癸巳,汴京降,奂微服北渡,依冠氏帅赵寿之。戊戌,太宗诏宣德课税使刘用之试诸道进士,奂试东平,两中赋论第一,从监试官北上,谒中书耶律楚材,荐授河南路徵收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在官十年,乃请老于燕之行台。壬子,世祖在潜邸,驿召奂参议京兆宣抚司事,累上书得请而归。秦中学者称为关西夫子。乙卯疾笃,引觞大笑而卒,年七十,赐谥文宪。所著有《还山集》六十卷行世。遗山先生元好问撰墓碑曰:「紫阳博览强记,作文刬刮尘烂,创为裁制,以盗袭剽窃为耻,其持论亦然。秦中百年以来,号称多士。较其声问赫奕,耸动一世,盖未有出其右者。」江汉先生赵复曰:「紫阳其志其学,粹然一出于正,其言精约粹瑩,而条理肤敏,名教中南宫云台也。」 ► 1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