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除夕同袁密山史蕉隐蓝公漪集王紫诠使君寓斋次东坡元旦立春韵三首时余以夜禁先归

烛残绮席未知寒,夜禁严城苦不宽。 只隔禺山盈尺地,自邀春色向南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亥: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除夕: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 袁密山史蕉隐蓝公漪王紫诠:人名,诗人的朋友。
  • 使君: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 寓斋:住所。
  • 东坡:苏轼,宋代文学家,此处指其诗作。
  • 盈尺:形容距离很近。
  • 禺山: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翻译

在乙亥年的除夕夜,我和袁密山、史蕉隐、蓝公漪一起聚集在王紫诠使君的住所,按照东坡的元旦立春诗韵创作了三首诗。当时因为城中的夜禁严格,我不得不提前离开。尽管宴席上的蜡烛已经燃尽,我们还未感受到寒意,但城中的夜禁却让人感到苦闷和束缚。我们所在的地方与禺山仅有一尺之隔,却自然地吸引着春色向南端蔓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与友人聚会的情景,尽管夜禁限制了他们的活动,但诗中透露出一种对春天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人通过“烛残绮席未知寒”表达了对友情的温暖感受,而“自邀春色向南端”则展现了对自然界春意盎然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