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晦日韶州陈毅庵使君招同惠州王子千使君梁药亭太史廖南炜屈翁山诸公集广州行署闻将为先正张文献余襄公重梓文集喜而有赋二首

不将丝竹乱清真,雅会天南盛主宾。 五马风流双郡守,二毛樗散数诗人。 杯名避暑逢秋闰,地接歌棠是德邻。 浮岳曹溪俱有约,杖头从此托闲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闰月晦日:指闰月的最后一天。
  • 韶州:地名,今广东省韶关市。
  • 陈毅庵: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官员或文人。
  •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 王子千:人名,同上。
  • 梁药亭:人名,同上。
  • 廖南炜:人名,同上。
  • 屈翁山:人名,同上。
  • 张文献余襄公:人名,可能是历史上的文人或官员。
  • 丝竹:指音乐,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 清真:指纯净、真实。
  • 五马:古代官员的代称,这里指陈毅庵和王子千两位郡守。
  • 双郡守:指两位郡守。
  • 二毛:指头发黑白相间,形容年老。
  • 樗散:指不拘小节,放浪形骸。
  • 歌棠:指歌颂德政的地方。
  • 德邻:指有德行的邻居或地方。
  • 浮岳:指高山。
  • 曹溪:地名,位于广东省。
  • 杖头:指手杖,这里象征闲适的生活。

翻译

在闰月的最后一天,韶州的陈毅庵使君邀请了惠州的王子千使君、梁药亭太史、廖南炜、屈翁山等诸位文人,在广州的行署聚会。听说将为先贤张文献余襄公重新刊印文集,我感到非常高兴,于是写下了这两首诗。

没有用音乐来扰乱这纯净的聚会,这是天南地北的盛大主宾聚会。两位郡守风流倜傥,几位头发斑白的诗人不拘小节。名为“避暑”的酒杯在秋天的闰月里相遇,这个地方靠近歌颂德政的地方,是德行的邻居。高山和曹溪都有约定,从此我将手杖托付给闲适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化盛会,通过聚会中的细节展现了与会者的风采和聚会的氛围。诗中“不将丝竹乱清真”一句,既表达了聚会的纯净和真实,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交流的尊重。后文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和地点的提及,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文化氛围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喜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