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立安偕若云叔琬诸昆弟还惠州

去来同是著莱衣,岂必兹行遂曰归。 浦上鸳鸯频独宿,天边鸿雁且连飞。 湖桥罢钓宵移棹,郡阁论文昼卷扉。 病足渐堪驱策在,只应旬月暂相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著莱衣:指穿着朴素的衣裳,莱衣是古代一种粗布衣服。
  • 兹行:此行,这次旅行。
  • 浦上鸳鸯:水边的鸳鸯,比喻恩爱夫妻或情侣。
  • 天边鸿雁:远方的鸿雁,常用来比喻书信或远行的人。
  • 郡阁:郡府的阁楼,指官方的场所。
  • :门。
  • 病足:因病而行动不便的脚。
  • 驱策:驱使,指行动。

翻译

我们都穿着朴素的衣服,一同来去,这次旅行又怎能说是归途呢?水边的鸳鸯常常独自宿眠,而天边的鸿雁却连飞不断。夜晚在湖桥上结束了钓鱼,便移舟夜行,白天在郡阁里讨论文学,便卷起门扉。虽然因病脚行动不便,但逐渐也能勉强行走,只是暂时需要离开十天半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通过对比鸳鸯的孤独与鸿雁的群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诗中“湖桥罢钓宵移棹,郡阁论文昼卷扉”一句,既展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片段,也体现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结尾处诗人虽自言病足,但仍希望能尽快与友人重逢,流露出深厚的情谊。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