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诗

· 高煦
武皇藉文景,民殷仓粟陈。 不守清净化,开边政多门。 四方屡游幸,万里行三军。 有子不自保,哀哉真少恩。 外虚仁义名,奈兹多欲身。 神仙在何处,茂陵今几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武皇:指汉武帝刘彻。
  • 文景:指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他们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是汉朝的鼎盛时期。
  • 民殷:民众富裕。
  • 仓粟陈: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
  • 清净化:指清静无为的政治理念。
  • 开边:开拓边疆。
  • 政多门:政策多变,指政治决策频繁变动。
  • 四方:指全国各地。
  • 游幸:帝王巡游。
  • 行三军:指挥军队。
  • 自保:保护自己。
  • 少恩:缺乏恩德。
  • 外虚:表面上。
  • 仁义名:仁义的名声。
  • 多欲身:欲望多的人。
  •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

翻译

汉武帝刘彻继承了文帝和景帝的盛世,民众富裕,仓库里粮食堆积如山。但他没有坚守清静无为的政治理念,而是频繁开拓边疆,政策多变。他四处巡游,万里之外指挥三军。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保护不了,真是悲哀,缺乏恩德。表面上虽然有仁义的名声,但实际上是个欲望多的人。神仙在哪里呢?汉武帝的陵墓茂陵至今已经多少个春天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汉武帝刘彻的评价,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诗中,作者首先肯定了汉武帝继承的盛世基础,但随后批评了他未能坚守清静无为的政治理念,而是频繁地进行军事扩张和政治变动。诗的最后,作者通过提问“神仙在何处?”表达了对汉武帝追求长生不老的讽刺,同时也暗示了对权力和欲望的批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高煦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