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孟门之琼州

曾歌燕筑金台上,又泛朱厓大海中。 老脚天涯殊复健,白头吾道未终穷。 首春问路纤纤草,二月扬帆细细风。 此去乡南更千里,好音惟恨隔邮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筑:古代乐器,这里指燕地的音乐。
  • 金台: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里指燕地的高台。
  • 朱厓:红色的崖壁,这里指海南岛的崖州。
  • 大海中:指南海。
  • 老脚:年老的脚步,比喻年纪虽大但行动依然矫健。
  • 天涯:极远的地方,这里指海南岛。
  • 白头:指年老。
  • 吾道:我的道路,我的志向。
  • 未终穷:没有走到尽头,比喻志向未尽。
  • 首春:初春。
  • 问路:寻路,这里指旅行。
  • 纤纤草:细小的草,形容初春的草地。
  • 二月:农历二月,春天的第二个月。
  • 扬帆:升起帆,指航行。
  • 细细风:轻柔的风。
  • 乡南:家乡的南方。
  • 邮筒:传递信件的工具。

翻译

曾在金台上歌唱燕地的乐曲,如今又泛舟在朱厓的南海之中。 年老的脚步在天涯依然矫健,我的志向虽至白头却未尽。 初春时节,我在纤细的草地上寻路,二月里扬帆乘着轻柔的风。 此行向南离家更远千里,遗憾的是好音讯只能隔着邮筒传递。

赏析

这首诗是陈恭尹送别何孟门去琼州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燕筑金台上”与“朱厓大海中”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友人从繁华之地到遥远边疆的转变。诗人的“老脚天涯殊复健”和“白头吾道未终穷”表达了自己虽老但精神不衰,志向不灭的豪情。最后两句则流露出对友人远行的深切挂念和无法即时分享信息的遗憾,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