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重光

日重光,奈何鸡方鸣。日重光,昨日之日,固当舍我而行。 日重光,懔乎若渊上之春冰。日重光,过中则昃西倾。 日重光,年在壮盛难恒。日重光,譬如大将,背水阵兵。 日重光,照是下土下氓。日重光,追膻逐臭如蝇。日重光,唯有达者成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日重光:太阳再次发出光芒,比喻时光的再次流转或重要时刻的再次到来。
  • 懔乎若:形容非常害怕,如同面临危险。
  • 渊上之春冰:深渊上的薄冰,比喻极其危险或不稳定的状态。
  • 过中则昃:过了正午太阳就开始西斜,比喻事物达到顶峰后必然开始衰退。
  • 西倾:向西倾斜,指太阳西下。
  • 年在壮盛难恒:在壮年时期难以长久保持。
  • 背水阵兵:比喻处于绝境,必须拼死一战。
  • 下土下氓:指普通百姓。
  • 追膻逐臭如蝇:比喻追逐名利,不顾一切。
  • 达者成名:指有远见卓识的人能够获得名声和成功。

翻译

太阳再次发出光芒,奈何此时鸡刚鸣叫。太阳再次发出光芒,昨日的时光,固然已经离我而去。 太阳再次发出光芒,我感到非常害怕,如同站在深渊上的薄冰。太阳再次发出光芒,一旦过了正午,太阳就开始西斜。 太阳再次发出光芒,人在壮年时期难以长久保持。太阳再次发出光芒,就像大将背水一战。 太阳再次发出光芒,照耀着这片土地上的普通百姓。太阳再次发出光芒,人们追逐名利,如同苍蝇追逐腥臭。太阳再次发出光芒,唯有有远见的人能够获得名声和成功。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反复咏叹“日重光”,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渊上之春冰”形容人生的脆弱和危险,“背水阵兵”比喻人生的决绝和挑战。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名利追逐的批判,以及对有远见者的赞美。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陈恭尹

陈恭尹

明末清初广东顺德人,字元孝,一字半峰,号独漉。陈邦彦子。以父殉难,隐居不仕,自号罗浮半衣。诗与屈大均、梁佩兰称岭南三家。有《独漉堂集》。 ► 19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