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陇山的流水,流离了山下。想着我孤身一个人,翩然走在空旷的野外。
早上从欣城出发,晚上睡在陇山。冻得说不出话来,舌头都卷进了喉咙里。
陇山的流水,也发出呜咽的鸣声。遥望着秦川,心肝都要断绝了。
注释
《陇头歌辞》:《陇头歌辞》为“梁鼓角横吹曲”之一。《乐府诗集》载三首,写游子漂流在外的痛苦心情。
陇头:陇山顶上,一说陇头(平凉、庆阳的一带)古代陇山指六盘山。甘肃省简称为“陇”,这个陇由古代“陇山”而来,因为前人习惯上称平凉庆阳两区为陇东。天水为陇右,张掖、武威一带为陇西,而古代陇西还包括今属平凉市的庄浪、静宁两县。六盘山处甘肃、陕西、宁夏三省区交界处,主脉在甘肃境内。古汉语中,“陇”通“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乘势起陇亩之中。”“垄”有坟墓之义。《礼记·曲礼上》:“适墓不登垄。”《国策·齐策四》:“曾不若死士之垄也。”于《陇头歌辞》三首诗来说,“陇”释作坟墓,极为贴切。
陇头流水:指发源于陇山的河流、溪水。一说是发源于陇山,向东流的泾河等几条河水。
欣城:不详,我认为指今镇原县的“新城”,“新”与“欣”同音。汉代时平凉部分地方,包括今镇原县属北地郡。新城距平凉不远,距陇山东麓也就一百多里路程;朝发:早晨从欣城出发。
暮宿陇头:傍晚住宿在陇山顶上。
暮:傍晚。
宿:投宿、住宿。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句:形容六盘山一带气候十分严寒,冻得舌头都卷了上去,不能说话。语,说话。
鸣声幽咽:天寒地冻,陇山下东流的河水结了冰,河流在冰层间呜呜咽咽,像人哭泣一样。背井离乡的游子于寒山冰河间听到这种流水声,心里那种思乡之情,那种因种种原因遭受这种漂流之苦的心情可想而知是多么难受了。
遥望:远眺,即向东远望。
秦川:指陕西省中部。这里的秦川,指陇山以东广大地区,不一定指中原或关中地区,“秦川”代指“故乡”,因为六盘山以西就是“塞外”了,离关内越来越远,所以说痛断肝肠。
序
《陇头歌辞》的曲名本出魏晋乐府,不过这篇的风格和一般北歌不大同,故也有可能是汉魏旧辞。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北方旅人艰苦的生活,行人的孤独飘零,山路的险峻难行,北地的刺骨严寒,以及思念家乡的悲痛情绪,无不一一跃然纸上。
赏析
《陇头歌辞》共三首,都是反映北方人民因战乱漂泊异乡(一说服兵役)的艰苦生活和思恋故乡的感情。格调苍凉悲壮。
先看第一首前两句是写景起兴,写陇山卜的清水流到山下。后两句则写的是作者看着从山上流下的水想到自己远离家乡和亲人,只身一人飘流在旷野,心中不由得充满了哀伤之情。作者没有具体地刻画这种哀伤之情,只是用了一个“念”字,同时把自己孤身一人的形象置于陇头、流水、旷野的萧瑟空旷境界中,依靠萧瑟的自然景物烘托,将所念之情体现出来。可谓惜墨如金,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首歌辞则竭力渲染了气候环境的恶劣,藉以衬托出作者的艰难处境和凄凉心情。前两句是说作者一早就从欣城出发赶了一天的路,晚上宿在陇山上。长途跋涉显然是很辛苦的。后两句则夸张描写天气的寒冷,天气冷得舌头卷入喉中连话也说不出来。四句诗无一句是直接抒情的,但通过描写严寒气候下的长途跋涉,我们自然能体会到作者的辛苦。在如此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艰苦跋涉显然是迫不得已,因此作者内心必然充满凄凉与痛苦。表面上说“寒不能语”,实际正是伤心得“不能语”。作者没有直说,但通过对严酷环境的刻画,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
第三首的前两句,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外移到了客观景物上。”陇头流水,鸣声幽咽”,作者离乡背井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心中哀伤不已,所见所闻,仿佛都是令人伤心的事。流水的呜声,作者听起来像是在幽咽哭泣,这与其说是形容水声,不如说是作者自己在抒情。”遥望秦川,心肝断绝,”秦川在陕西中部,显然那是作者的家乡。他站在陇山上向自己的家乡遥望,不觉悲痛欲绝,由此可见这不是一般的行旅之词,很可能是征夫、仆役或被征服者掳掠的人所作。
《陇头歌辞》诗中借陇山头盘旋曲折、山水下泻不可遏止的生动形象作为起兴,比喻孑然一身的处境;又借呜咽不止的流水声比喻思乡思亲悲从中来的哭泣声,为表达这种感情作者用第一人称而写,“吾”是死者或死者的飘泊的灵魂的自称。“念吾一身,飘然旷野。”这是魂灵。“寒不能语,舌卷入喉。”这是想像的死者的感受。“朝发”“暮宿”,写人生短暂,转眼逝去。“遥望秦川,心肝断绝。”这里“秦川”应是一个符号,特指“家园”,死者生活过、有自己亲人的地方。绘形绘声,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此外,“舌卷人喉”四字简洁含蓄,既形容了寒冷的程度,又表达了有口难言的苦衷。这种同少而意深、言简而情长的风格可以留给读者更多回味的空间。
这三首诗都是四言四句,篇幅短小,但意蕴却很丰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善于在特定环境中通过写景来抒情。将内心情感的悲痛哀伤转化为外在景物和环境的刻画,由外在景物和环境来衬托主观情感的悲伤深重。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陇头(lǒng tóu):陇山的山头。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 流离:淋漓。
- 欣城: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幽咽(yōu yè):形容声音微弱而凄切。
翻译
【其一】 陇山山头的流水,向山下淋漓流淌。想到我自己孤身一人,漂泊在这旷野之中。 【其二】 早晨从欣城出发,傍晚就住在陇头。寒冷得让人说不出话来,舌头都卷进了喉咙里。 【其三】 陇山山头的流水,发出幽咽的鸣声。遥望远方的秦川,心中悲痛欲绝,肝肠寸断。
赏析
这三首《陇头流水歌辞》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了行旅之人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第一首中,诗人以陇头流水起兴,“流离山下”的流水与“飘然旷野”的自己形成对比,烘托出孤独漂泊的氛围。
- 第二首通过对行程的描述和对寒冷的感受,进一步强调了旅途的艰苦。“寒不能语,舌卷入喉”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寒冷的程度。
- 第三首中,“鸣声幽咽”的流水声增添了凄楚的氛围,“遥望秦川,心肝断绝”则强烈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眷恋,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这三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