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大木上人经略芝冈熊公之孙
十年之前读国史,神熹皇间叹未已。吁嗟熊公经纶才,疆场同辜直而死。
曹沫三败犹有为,李广自刭岂数奇。当时是非且勿论,不知公死谁代之。
我怀此语未出齿,今日衡山见孙子。摧颓但有神骨存,僧衲不完冬不被。
旧家王谢自不同,少罹患难诗能工。小雏毛羽今已具,何不飞去淩长风。
五十慈亲日西落,念子不归生靡乐,愿君毋为恋丘壑。
吁嗟乎,君不见岳王祠庙崇千秋,秦氏儿孙讳长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神熹皇间:指明朝的神宗和熹宗时期。
- 吁嗟:叹息声。
- 经纶才:指治理国家的能力和才华。
- 疆场:战场。
- 直而死:因直言而死。
- 曹沫:春秋时期鲁国将领,曾三败于齐,但最终成功复仇。
- 李广:西汉名将,因数次未能封侯而自刎。
- 自刭:自刎。
- 数奇:命运多舛。
- 摧颓:颓废,衰败。
- 神骨:指人的精神气质。
- 僧衲:僧人的衣服。
- 不完冬不被:冬天没有完整的衣服穿。
- 旧家王谢:指历史上的名门望族。
- 少罹患难:年轻时遭遇困难。
- 小雏:小鸟,比喻年轻人。
- 毛羽:羽毛,比喻能力或条件。
- 淩长风:乘风飞翔。
- 五十慈亲日西落:比喻年老的父母。
- 生靡乐:生活没有乐趣。
- 恋丘壑:留恋山野生活。
- 岳王祠庙:指岳飞的庙宇。
- 秦氏儿孙讳长脚:指秦桧的后代忌讳提及祖先是秦桧。
翻译
十年前我读国史,对明朝神宗和熹宗时期的叹息未曾停止。我叹息熊公这样的治国之才,在战场上因直言而死。 曹沫虽三败仍有作为,李广自刎难道是命运多舛?当时的是非暂且不论,不知熊公死后谁来接替他的位置。 我心中有这样的想法未曾说出,今天在衡山见到了熊公的孙子。他虽然颓废但精神气质犹存,僧衣破旧冬天没有完整的衣服穿。 他出身名门望族自然不同,年轻时遭遇困难但诗作却能精工。现在他已具备飞翔的能力,为何不乘风飞翔呢? 他五十岁的慈亲日子已不多,想到你未归生活没有乐趣,希望你不要留恋山野生活。 唉,你没看见岳飞的庙宇崇高千秋,而秦桧的后代忌讳提及祖先是秦桧。
赏析
这首诗是陈恭尹对熊公孙子的赠言,表达了对熊公的敬仰和对孙子未来的期望。诗中通过对熊公的赞美和对孙子现状的描述,展现了孙子虽然身处困境但精神不灭的形象。诗人鼓励孙子不要留恋现状,而应振翅高飞,追求更高的理想。同时,通过对比岳飞和秦桧的后代,诗人强调了历史的公正和道德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物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