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

岩石韬弓剑,风尘混客身。 易消吴地酒,不见陇山春。 失路无腾踏,供愁似众人。 独怜嵇叔夜,何处可藏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韬(tāo):原意是收藏、隐蔽,这里指将弓剑收藏起来。
  •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奔波的生活。
  • 吴地:大致指现在的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吴地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发达。
  • 陇山:在今陕西、甘肃交界处,常被用来代指边疆地区。
  • 失路:比喻不得志,找不到出路。
  • 腾踏:指飞黄腾达,施展抱负。
  • 嵇叔夜:即嵇康,“竹林七贤”之一,为人刚直不阿,不满司马氏政权,后被杀害。
  • 藏真:隐藏本性,保全自己。

翻译

在岩石间收藏起弓剑,于尘世之中让自己的身躯与俗客混在一起。吴地的美酒很容易使人沉醉消愁,却再也看不到陇山那边春天的美景 。人生找不到出路难以施展抱负,像众人一样满心都是愁绪。我特别怜惜嵇康那样的人,到哪里才能够隐藏真心、保全自己呢?

赏析

这首诗开篇通过 “岩石韬弓剑,风尘混客身” 描绘出诗人潜藏于尘世、收敛起壮志的落寞形象。“易消吴地酒,不见陇山春” 一句,用吴地的酒与陇山的春形成鲜明对比,借酒消愁,又表达了对往昔某种场景或理想的怀念。“失路无腾踏,供愁似众人” 直接抒发了诗人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苦闷,这种愁绪如同很多处于困境中的人一样。最后以 “独怜嵇叔夜,何处可藏真” 引入嵇康的典故,嵇康不愿同流合污最终被害,诗人由此感叹在这世间找不到一处能真正保全自我、隐藏真心的净土,进一步强化了全诗郁郁不得志与迷茫困惑的情感基调。整首诗情感真挚,将个人身世之感与对世道艰难的感慨融为一体,在淡淡的词句中传递出深深的惆怅与无奈 。

孙一元

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