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七夕宴悬圃应制二首

牛闺临浅汉,鸾驷涉秋河。 两怀萦别绪,一宿庆停梭。 星模铅里靥,月写黛中蛾。 奈许今宵度,长婴离恨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和:依照别人诗的题材和体裁做诗。
  •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又称乞巧节,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相会。
  • 悬圃: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位于昆仑山之巅。
  • 牛闺:指牵牛星,即牛郎星。
  • 鸾驷:指织女星,驷指四马之车,鸾驷即鸾凤所驾之车,比喻织女星。
  • 秋河:即银河,因秋季银河最为明显。
  • 两怀:双方的心思。
  • 一宿:一夜。
  • 停梭:织布时梭子停止,比喻织女停止织布,准备与牛郎相会。
  • 星模:星星的模样。
  • 铅里靥:指星星的闪烁,靥(yè)指面颊上的酒窝,这里比喻星星的闪光。
  • 月写黛中蛾:月亮描绘出眉毛中的蛾,黛(dài)指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蛾指蛾眉,即细长弯曲的眉毛。
  • 奈许:奈何,如何。
  • 长婴:长时间地困扰。
  • 离恨:离别的痛苦。

翻译

牛郎星临近浅浅的汉水,织女星乘坐鸾凤之车穿越秋日的银河。双方的心思缠绕着别离的情绪,一夜之间,织女停止了织布,庆祝与牛郎的相会。星星闪烁着光芒,月亮描绘出美丽的蛾眉。奈何今夜的相聚,却长久地困扰着离别的痛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通过星星和月亮的描绘,营造出浪漫而神秘的氛围。诗中“牛闺临浅汉,鸾驷涉秋河”以对仗工整的句式,形象地展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场景。后两句“奈许今宵度,长婴离恨多”则表达了相聚的短暂与离别的长久,情感深沉,令人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七夕节的浪漫与哀愁。

许敬宗

许敬宗

唐杭州新城人,字延族。许善心子。隋炀帝大业中举秀才。旋依李密为记室。唐初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时由著作郎官至中书舍人,专掌诰命。高宗时为礼部尚书,与李义府等助高宗立武则天为后,擢侍中。又助武则天逐褚遂良,逼杀长孙无忌、上官仪等。高宗显庆中为中书令,与李义府同掌朝政。曾监修国史。有集。 ► 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