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

· 王胄
白马黄金鞍,蹀躞柳城前。 问此何乡客,长安恶少年。 结发从戎事,驰名振朔边。 良弓控繁弱,利剑挥龙泉。 披林扼凋虎,仰手接飞鸢。 前年破沙漠,昔岁取祁连。 折冲摧右校,搴旗殪左贤。 昆弥还谢力,庆忌本推儇。 海外平遐险,来庭识负褰。 三韩劳薄伐,六事指幽燕。 良家选河右,猛将征西山。 浮云屯羽骑,蔽日引长旃。 自矜有馀勇,应募忽争先。 王师已得隽,夷首失求全。 鼓行徇玉检,乘胜荡朝鲜。 志勇期功立,宁惮微躯捐。 不羡山河赏,谁希竹素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蹀躞 (dié 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
  • 柳城前:古代边塞之地,可能指辽东或河北一带。
  • 恶少年:行为不端、好斗的年轻人。
  • 结发从戎:指年轻时就投身军旅。
  • 振朔边:在北方边境上建立威名。
  • 繁弱:古代良弓,力量强大。
  • 龙泉:泛指宝剑。
  • 凋虎:形容凶猛的敌人。
  • :一种猛禽。
  • 破沙漠:攻克敌人的险阻。
  • 祁连:山名,此处可能指攻占了某个战略要地。
  • 折冲:挫败敌军的冲击。
  • 昆弥:古代西域国家君主的称号。
  • 负褰:背负重任。
  • 三韩:古代东北部的三个小国。
  • 幽燕:古代地域名,包括今河北北部和辽宁一带。
  • 河右:黄河以西地区。
  • 西山:泛指西部边疆。
  • 羽骑:骑兵。
  • 长旃 (zhān):长旗。
  • 自矜 (jīn):自夸。
  • :承担。
  • 六事:可能指六种军事行动。
  • 隽 (juàn):美好,这里指胜利。
  • 夷首:异族首领。
  • 玉检:珍贵的符节。
  • 乘胜荡:乘着胜利扫荡。
  • 功立:功勋建立。
  • :舍弃,牺牲。

翻译

一匹白马配着黄金装饰的马鞍,在柳城前沿走。询问这陌生人是哪里来的旅人,原来他是长安城里的狂放少年。他年轻时就投身军旅,名声远扬在北方边境。他手持强弓,挥舞着宝剑龙泉,穿越森林猎杀猛虎,空手接住飞翔的飞鸢。前年他征服了沙漠,去年又攻下了祁连山。他的英勇使敌军右翼崩溃,左翼的将领也被他斩杀。昆弥归顺,庆忌称赞他的机敏。他在海外平定了险境,归来后重任在肩。针对三韩的轻敌,他指向了幽燕的战略目标。优秀的家庭子弟被选中去河右,勇猛的将领被征召到西部边疆。他的队伍如浮云般集结,长旗遮天蔽日。他自恃勇气过人,报名参战总是争先。王师取得了胜利,敌人的首领失去了完整的身躯。他们击鼓庆祝,遵循玉符的指示,乘胜追击至朝鲜。他期待以战功建立功业,丝毫不怕自己的生命奉献。他不羡慕山河的封赏,更不希求竹简上的流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善战、志向高远的青年将领形象,他出身豪贵,却选择从军报国,凭借出色的武艺和智谋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战斗场景和对外族的胜利描述,展现了主人公的英勇无畏和忠诚。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主人公淡泊名利,只为国家安宁和人民福祉而战的高尚情操。整首诗语言雄浑,情感饱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王胄

王胄

隋琅邪临沂人,字承基。少有逸才,仕于陈。及陈亡,晋王杨广引为学士。炀帝大业初为著作佐郎,所为文辞为帝所重。性疏率不伦,自恃才高,负气凌人。杨玄感虚襟与交。及玄感败,与虞绰俱徙边,胄遂逃亡江左。后被俘坐诛。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