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世子诗

太华五千仞,长河九万里。 山川每蕴玉,人物多君子。 丞相朝所宗,太尉国之纪。 若人惟杰出,济世承馀祉。 趋庭遵教义,博物兼文史。 奇声振宛洛,雅论穷名理。 伊余苦疲病,寂寞罕宾游。 不言驱驷马,于焉访一丘。 缟纻始云赠,胶漆乃相投。 优枕空长想,骖蹇遂无由。 忽此承来翰,华藻殊辉焕。 虽则滥吹嘘,可以蠲忧叹。 怀袖终不灭,掌握方留玩。 和风初应律,山莺已复新。 芳菲徒自好,节物不关人。 劳歌虽有曲,无以报阳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华:即华山,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
  • :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为八尺。
  • 长河:指黄河。
  • 蕴玉:比喻藏有宝贵之物。
  • 丞相太尉:古代官职,丞相为百官之首,太尉掌管军事。
  • 趋庭:指在父亲面前行走,引申为接受父训。
  • 博物:博学多识。
  • 雅论:高雅的言论。
  • 名理:事物的名称和道理。
  • 宾游:宾客往来。
  • 缟纻:白色的细布,这里指纯洁的友谊。
  • 胶漆:比喻关系亲密,不可分离。
  • 优枕:舒适的枕头,比喻安逸的生活。
  • 骖蹇:指马车,比喻行动。
  • 来翰:指来信。
  • 华藻:华丽的文辞。
  • :消除。
  • 怀袖:藏在怀中,比喻珍藏。
  • 应律:应和乐律,指春天到来。
  • 芳菲:花草的芳香。
  • 劳歌:劳动时的歌谣。

翻译

华山高耸五千仞,黄河绵延九万里。 山川之间藏珍宝,众多人物皆君子。 丞相为朝中楷模,太尉是国家的支柱。 此人杰出非凡,继承前人福祉,济世安民。 遵循父训,博学多识,文史兼备。 声名远扬宛洛,高论深究名理。 我因病苦,少有宾客往来。 不曾驱车远游,只在山丘间寻访。 纯洁友谊初结,亲密无间如胶漆。 安逸生活空想,行动受限无由。 忽然接到你的来信,文辞华丽,光彩夺目。 虽自谦为吹嘘,却足以消除忧愁。 我将珍藏此信,手中把玩不已。 春风初至,山莺更新。 花草虽美,与时节无关。 劳动之歌虽有曲调,却无法报答春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宏伟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高尚人格和深厚友情的赞美。诗中“太华五千仞,长河九万里”以夸张手法描绘了山河的壮丽,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后文通过对丞相、太尉等人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治国理政者的敬仰。诗中还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感慨。结尾处,作者以春天的到来和劳动之歌的无法回报,隐喻了个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感悟。

孙万寿

隋信都武强人,字仙期。少从熊安生受五经,兼习子史。初仕滕王文学,以衣冠不整坐配防江南。行军总管宇文述召典军书。文帝仁寿初征拜豫章王长史。后授大理司直,卒于官。 ► 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