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记室游旧京诗

大夫悯周庙,王子泣殷墟。 自然心断绝,何关系惨舒。 仆本漳滨士,旧国亦沦胥。 紫陌风尘起,青坛冠盖疏。 台留子建赋,宫落仲将书。 谯周自题柱,商容谁表闾。 闻君怀古曲,同病亦涟如。 方知周处叹,前后信非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夫:古代官职,此处指周朝的官员。
  • :哀怜,同情。
  • 周庙:周朝的宗庙,象征周朝的权威和历史。
  • 王子:指周朝的王族成员。
  • 殷墟:商朝的遗址,此处象征着商朝的灭亡。
  • 惨舒:悲喜,此处指心情的悲痛与舒缓。
  • :古代文人的自谦词,相当于“我”。
  • 漳滨士:指居住在漳水边的士人,此处为作者自指。
  • 沦胥:沦陷,指国家的衰败或灭亡。
  • 紫陌:指京城的大道。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 青坛:古代祭祀的场所。
  • 冠盖:指官员的帽子和车盖,代指官员。
  • 子建赋:指曹植(字子建)的赋作,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 仲将书:指书法家张芝(字仲将)的书法作品。
  • 谯周:三国时期蜀汉的学者,此处指他的自题柱。
  • 商容:商朝的贤人。
  • 表闾:在闾门上题字,表彰。
  • 涟如:形容泪流不断的样子。
  • 周处:东晋时期的官员,因直言进谏而被贬。

翻译

周朝的官员哀怜着周庙的衰败,王族成员在商朝的废墟上哭泣。 这种心情自然是断绝的,与悲喜无关。 我本是居住在漳水边的士人,我的国家也已沦陷。 京城的大道上风尘四起,青坛上的官员稀少。 留下了曹植的赋作,宫中落下了张芝的书法。 谯周自己题写了柱子,商容的贤名谁来表彰? 听说你怀念古时的曲调,我的心情也如同泪流不断。 才知道周处的叹息,前后的感受确实不是虚假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周朝和商朝遗址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衰败的深切哀痛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如“周庙”与“殷墟”的对照,以及“紫陌风尘”与“青坛冠盖”的对比,突出了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失落。结尾处提到周处的叹息,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哀愁情绪,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孙万寿

隋信都武强人,字仙期。少从熊安生受五经,兼习子史。初仕滕王文学,以衣冠不整坐配防江南。行军总管宇文述召典军书。文帝仁寿初征拜豫章王长史。后授大理司直,卒于官。 ► 9篇诗文